Сегодня день рождения у
Никто не пишет литературу для гордости, она рождается от характера, она также выполняет потребности нации...
Ахмет Байтурсынов
Главная
Спецпроекты
Переводы
阿拜庫南巴耶夫 - "阿拜训诫录" 

23.11.2013 4869

阿拜庫南巴耶夫 - "阿拜训诫录" 

Язык оригинала: "Слова назидания"

Автор оригинала: Кунанбаев А.

Автор перевода: not specified

Дата: 23.11.2013

阿拜训诫录

 

第一篇

时至今日,不管我过得好与不好,但还是经历了许多事情。这人生里充斥着的最多的就是:争论、闲话、斗争和毫无意义的争吵......但就在已经看到人生道路尽头的时候,就在当心灵累了倦了的时候,我深信,自己所追求的崇高理想还是那么地遥遥无期、人生是那么地空虚、变幻无常、稍纵即逝。

思绪也饱受煎熬:剩下的日子究竟要做些什么呢?忙点什么事呢?

试着减轻人民的痛苦?这不可能。人是无法控制的。可以做到这一切的只有那些愿意操劳、自讨苦吃的,或者是内心炙热、从未经历过失败痛苦的年轻人。我深知这其中的道理,请真主保佑我不受诱惑、不要去做这费力不讨好的行当。

也许,可以扩大畜群养殖的规模。但是我不愿这么做。如果孩子们需要,那就让孩子们自己去繁殖家畜。更不应该花费最后的气力去为民除害,减少这世上小偷、恶棍和乞丐的数量。

还需要继续获取科学知识吗?不需要。自己的知识无法转交给别人,正如没有人可以得到别人的知识一样。铺开地毯,手拿尺子,坐在沙漠里有什么意思呢?当没有人可以分享你的痛苦和喜悦,那么科学知识本身也就会变成负担:令人衰老得更快。

或者,可以把自己献给上帝?可我却做不到。对于信仰来说,首先,需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当无论是我的情感、还是日常生活得不到抚慰和宁静时,那么虔诚的行为来自于哪里呢?这个世界容不下虔诚的朝圣者。

去教育孩子吗?我也不行。原以为可以胜任,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去教他们,到底要教给他们些什么东西?而这些知识是否是当今人们所需要的。我无法想象孩子们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他们所受的教育和潜质是否有用武之地。因此,教育孩子也不是我的出路

我最后还是决定:终日与笔墨纸张为伴,记录下我所有的想法。也许会有人喜欢我的文章,他会抄写下来或者仅仅记在心里;如果对我的文章不满意,常言道,我的文章始终和我在一起。

我就写到这吧。除了写文章,我没有别的事可做。

 

第二篇

童年时,我不止一次地听说,哈萨克人一看到乌兹别克人,就会嘲笑他们:,你们这些戴宽檐帽的家伙,喋喋不休大吹大擂,真是难以理解你们这非人类的语言!你们干嘛不把那一抱腐烂的芦苇丢在路边!你们这些半夜里能将灌木丛认作敌人的家伙们,当面溜须拍马,背地里诽谤别人。因此,你们的名字应该叫做“萨尔特”,也就是打小报告或显摆的意思。

哈萨克人还爱嘲笑诺盖人鞑靼人,“嘿,鞑靼人,你们害怕骆驼,骑马还会觉得累,步行也要休息。你们有着熊一般的灵活性,你们的名字不是盖人,而是粗笨的诺卡人。因此在我们周围看到士兵是鞑靼人、逃犯是鞑靼人杂货也是鞑靼人。”

哈萨克人也嘲笑俄罗斯人:“这些长着红褐色头发的家伙们做事情都是心血来潮。一看到漫无边界大草原上的毡房,就会朝它们飞奔而去;相信别人对他们所说的一切。甚至请求看看“告密者”,试图亲眼看见,草原另一端的人们是如何打听你的情况的......

当听到这些故事的时候,我总会高兴而又自豪地笑起来。我曾经兴奋地认为:真主阿拉啊,没有谁可以与我们伟大的人民相提并论。

但是现在我却看到,没有什么农作物是萨尔特人不会种植的,没有什么果实会比萨尔特人园子里的好吃。没有萨尔特人不曾去过的国家。萨尔特人经商,没有他们不能生产制作的物品。城市里,人们相互之间和谐相处,无暇顾及别人家的事情,他们之间也比我们之间友善。要知道,以前哈萨克人的衣服,甚至裹尸布都是他们带来的,交换物则是牲畜,我们曾为了争夺这些牲畜而愚蠢地相互残杀。当俄罗斯人来到后,萨尔特人又抢在我们前面,学会了俄罗斯人的手艺和技能。现在的萨尔特人拥有一切:富有、笃信上帝、技艺高超、彬彬有礼。

再看看鞑靼人。他们要服兵役,忍受贫穷和苦难,但仍热爱上帝。鞑靼人会辛勤地劳作,知道如何积累财富和奢侈地生活。他们甚至把我们的最富有的人赶出家门,说:“这地板不是铺来让你们哈萨克人的脏靴子踩的。”

至于俄罗斯人嘛,没有什么可讲的。我们甚至不能与他们的仆人相提并论。

我们的自吹自擂、种族自豪感、强于邻国的优越感都跑到哪里去了?我开心的笑声在哪里呢?

第三篇

为什么哈萨克人之间像狼一样对待对方?为什么他们对同族人没有同情心,不能真诚以待?当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以及懒惰的恶习进入到傲慢的草原居民的血液中时,同情心和真诚来自哪里呢?

古圣早已经注意到:每个懒汉都是胆小怕事和意志薄弱的;意志薄弱的人总喜欢自吹自擂;爱吹牛的人除了胆小怯懦以外还很愚蠢;而愚蠢的人呢,一般都是不学无术、不正直、卑鄙无耻之徒。不正直的人的本性是贪婪的、性格乖戾的、平庸无能的。这样的人在世界上是不被需要的。

我们之所以变成这样,主要是因为人们不再耕作,经商、发展手工业和科技。我们只想着,如何扩大自己的羊群和牛群,不仅为自己,还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牲畜。当成功达到这一目标后,畜群就被转交给牧人放养,而我们这些新贵们只知道吃肉吃到饱,喝马奶酒喝到饱,玩弄美女、享受骑马的乐趣。如果过冬的牧场变小了,我们就开始和邻居做交易,或者打架,千方百计地想把别人的过冬牧场搞到手。在这过程中会出现、贿赂、流血冲突、打击报复等行为。而受害者又会去算计、排挤其他的邻居。

一旦脑袋里出现黑色歌曲这样的想法:希望别人变得越来越穷。因为,穷人越多,他们的劳动就越廉价、失去牧场的人就越多,腾出的过冬牧场也就越多。

我们希望竞争对手变得越来越贫穷,而他们也就是那些想让我们变得穷困潦倒的人。所以,请您告诉我,难道我们之间还能够互相祝福对方幸福吗? 我们开始变得敌对、打斗,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和牧场,我们形成了不同的阵营,接着又开始为了权力而无休止地争吵。

所有人都处在这样的环境里。那些老实人也没有离开家乡,也不学新手艺,不再耕作,不愿经商赚钱。而那些商人,一会儿倒向这一方、一会儿倒向那一方,出卖自己。

草原上盗贼猖獗。他们往往利用两派间的争吵寻找行窃的可乘之机。而好人常常受到诽谤污蔑,被传去审讯,而且早已找好作伪证的证人。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破坏那些正直人的名声,以阻断他们通往权力的道路。他们中一些受到非议和羞辱的正直人会为了保全自己而向坏人做出让步,那么草原上又失去了一位正直的人。他们的另一条道路就是高傲地绝不屈服于恶势力—那么他将在监狱里消磨时光。

乡长通过狡猾手段和欺骗的方式得到自己的地位,包庇一些不公正的行为和现象。因为,与其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敌对,还不如和他们和平相处。耍花招是没有穷尽的,不能确定明天谁会欺骗谁。

现在很流行一个谚语:《不要用行为,而是用意图评价人》。可见,人们确信不疑,没有什么是能靠诚实劳动获得的,但是一切又是可以通过欺骗来获得的。

这一不幸的根源在哪里呢?

乡长选举三年一届。第一年在选举他做乡长的人们的抱怨不满声中、相互指责声中、相互讨好声中很快就过去了。第二年里乡长和其职位候选人之间展开激烈的角逐:需要在随后的竞选活动中战胜候选人。第三年乡长会做出许多承诺,因为每个人都希望下一届能继续留在领导的位子上。

我看到,在这杂乱无章的选举中,我们的人民一年年变得消瘦、品德变得越来越低下。

看到他们这样我感到很痛心。

例如,为什么不从接受过俄语教育的人中选举乡长呢?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么就让县长或者军事总督亲自任命乡长。骚乱就会少很多。

不再通过法庭选举乡长,而是采用任命的方式该有多好,这样他们就要处处看草原大地主的脸色行事了。诽谤诋毁也会变少。

比(草原大法官),由于他们完全丢掉了古老的优良传统,造成了许多伤害。现在不是每一个法官都记得叶西姆汗留给后世的“古训”,或者卡什木汗开辟的“光明道路”,或者库里吐柏议政时所遵循的“七部大法”。同时还要了解,这些法律和条文中已经过时,不符合时代的需求,阻碍了新生活的发展。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明智的人呢,也许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

难怪我们的先辈们会说:“设有两个比的地方,就会产生四个纠纷。”这句话的意思是比(大法官)应该设置成单数,如果是双数,处理纠纷时他们根本无法做到意见统一。我们认为,最好是在每个县各选出三位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比(大法官)这一职务。当发现他们中任何一位有不公正行为时,才可以将其替换掉。但是比不能独自处理诉讼案件。我认为这样最好:诉讼双方各请一位诉讼辩护人,再请一位仲裁人,这三个人共同解决纠纷中的具体事宜。如果,案件没法处理,达不成协议,这时就可以用抽签的方式请比(大法官)中的任意一位来出面裁决。

这样的方式能否解决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纠纷呢?

第四篇

不难发现,愚蠢地沉迷于玩乐的人就像醉酒汉一样往往会有所疏忽。他们空洞的言谈令人心生厌恶、令人头疼。贪于玩乐、疏忽大意的人往往会耽误自己的前程、丧失理智、缺乏道德。我认为,那些沉湎于玩乐的人,无论在今生还是在来世都会尝尽苦头、生活不幸。

智慧和精力充沛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而拥有这些优良品质的人们通常还需要具有其它的一些素质。显然,这也并不完全意味着,我们需要常常沉于忧思,承受这些令人痛苦的忧愁思绪,或者忍受着种种不幸。对于人们来说,这些精神上的负担是无法承受的。必须要明白,不需要整日陷入忧思,但也不能整日沉醉于毫无意义的玩乐。对于那些被重重忧思所困、陷入痛苦而又无法自拔的人们而言,工作是他们排解心中苦闷的唯一方式。

不应该嘲笑人们那些愚蠢的行为。你也看到了,他们的人生是不幸和可悲的,我们的笑应该是苦涩的、愤怒的。这样令我们苦笑、生气的机会也不多。

我们应该为人们的善行而由衷地欢笑,因为你看到了值得效仿的楷模。人们做好事这一行为值得我们高兴。

但是有一种笑,我提醒大家要提防它。这种笑并不是发自肺腑、不是出于真心的、而是虚情假意的。这种笑往往是美丽无比、悦耳动听的。这种矫揉造作的笑是各种各样的。大家请远离它!

人哭着从娘胎里来到这个世上,心有不甘地离开人世。那些不知道幸福真谛的人们碌碌无为、虚度人生。他们相互追逐利益、相互吹捧、大肆敛财,而当发现自己时日不多时,他们愿意献出自己所有的财产来换取一天的生命。为什么人们对人生的顿悟来得这么晚呢?

为什么从一开始就不相信自己的命运,不从事劳动。通过自己辛勤的劳作,即使最贫瘠的土地也会馈赠给我们丰富的果实。要知道,这是它的使命所在。

 

 

第五篇

当心中充满悲伤的时候,人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语言更是如此。我见过哈萨克人这样祈祷: “真主阿拉 !让我们像孩子般无忧无虑地生活吧。”为什么哈萨克人认为,成年人的生活是如此沉重?他们究竟有什么样的烦恼和苦闷。

通过几个谚语可以看到他们的痛苦。如:有半日之命,就得敛一日之财两手空空,生父也会形同路人财富是人心头肉富人脸生辉,穷人脸生灰勇士与狼总在征途获得美餐慷慨者没有敌人受礼者亦善于送礼“真理掌握在富人手里”;指望不了富人,也就别指望真主; 急欲充饥,去赴丧宴须远离没有浅滩的湖泊和不仁不义的部落难道可以从这些谚语中看出,哈萨克人非常关心和平、科学、知识、正义吗?谁又会相信,这样的人甚至为了获得财富—牲畜而抢夺自己的生父?成年人究竟比孩子们聪明在哪呢?

孩子们会害怕熊熊燃烧的火焰,而成年人们甚至连上帝的惩罚都毫不畏惧。孩子们羞怯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而成年人,据我所知,在这时候甚至连眼睛也不眨一下。如果你不想和他们同流合污,那么他们会抛弃你。这就是我爱的同胞,我一直在寻找可以通向他们心灵的途径。

第六篇

哈萨克有这样一句谚语:《艺术的开端在于团结,富裕的开始源于生活》。

但是团结是什么?什么时候才能同心协力、和谐相处?哈萨克人认为,团结就是共享姓名、食物、衣服、财富。但是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财富有什么样的好处、贫穷又有什么样的害处呢?如果你生活富裕,不仅亲朋好友,外乡人和异教徒也乐意与你来往。他们不再为粮食而奔波操劳,而是来投靠你。但是当生活中一出现不如往昔的迹象后,他们就开始勾心斗角,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所付出的辛劳、做出的贡献和获得应有报酬的权力,而后相互欺骗、相互算计。这是什么团结啊?当然不是,团结是指思想上的一致,而不是财富共有。

财富的开端是生命。我们先明确一下,生命是什么?是指肉体上的生命吗?也就是食物所供养的、没有脱离肉体的生命吗?正是这样的生命把人们变得贪生怕死。只要是为了活着,他们遇到敌人时就会望风而逃,背上叛徒的骂名;他们会逃避劳动、好吃懒做。

有这样的诗句写到:

懒汉大王整日笑呵呵,吃了上顿接下顿,看似机灵实则愚蠢,

不知羞耻地把日子过。

宁愿去死,也不愿苟活于人世。

人生中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人们应当内心充满活力、富有同情心,那么他通过劳动而获得的财富才有意义。

 

第七篇

自出生起,孩子的生活里就有两种不同的需求。

第一种就是吃、喝、睡的需求。没有这些基本需求,孩子的身体不能成为灵魂的栖息地,身体也不能发育成长。

第二种是求知的欲望。孩子们渴求了解眼睛所能看到的、耳朵所能听到的一切:看到闪亮的东西,他们会拿起来摸一摸、放到嘴里尝一尝;一听到冬不拉(克民)或芦笛的奇妙声音,也会被吸引过去。等长大一些后,他们会对所有事物都感兴趣:一听到狗吠或夜间乡村里出现的各种声响,或者人们的哭声或笑声,他们都会跑去看个究竟。 “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他们要那么做?”。孩子们没完没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他们千奇百怪的问题把大人们搅得不得安宁。

人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下来,是因为人在不断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对此做出一定的判断和推理。这也就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人被赋予了灵魂,生命和思想。

但是为什么我们长大后就失去了认知世界的崇高追求?为什么我们不再像孩童时那样废寝忘食,去研究那些令我们感兴趣的未知事物?为什么我们不再追问:谁创造科学,谁在发现未知事物?

年轻时我们应当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大知识储备。我们这么做除了为满足对知识的渴求外,也是为满足心灵的需要。但是我们没有去这么做。我们像乌鸦一样嘈杂、聒噪,永远停留在乡间邻里间无休无止的争吵上。我们的想法变得现实,不再相信自己的感觉,只满足于对事物表象的一知半解,不去深入研究现象的本质。这世上还有一些人和我们一样无知,这也没什么可怕的。对于别人善意的责怪,我们往往会用准备好的话语来回敬他们:“你有你的智慧,而我有我的”,“与其靠别人的聪明才智致富,不如凭自己的小聪明过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等等。

我们的胸膛不再温暖,心中已无信仰。

还是孩童时代比现在美好得多。清早起来,我们会迫切地想了解周围的世界。现在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但是我们又能比那些看见世界却不了解世界的动物强到哪里去呢?我们也是什么都不知道,却为自己的无知洋洋自得,更不想用知识来弥补自己的无知,还努力地装出一副不懂装懂的样子。

 

第八篇

我们谁会倾听他人的忠告,谁又会采纳他人的建议?

比(大法官)和乡长们吗?

如果他们善于听取谏言,富于智慧,品质高尚的话,他们也不会热衷于谋取这些权力,当选这些职位。但是,他们没有这些品质,他们自恃清高、目空一切,认为自己可以教育人们。当然,权力和职位已紧紧地握在比(大法官)和乡长的手中。现在,他们认为,他们已经是伟人,他们只须好好教育自己的人民,让他们可以成为完美的人。难道他们还可以听取别人的建议吗?即使想听,恐怕也没时间。他们的脑袋里装满许多烦心事,如:职位要求他们不能得罪领导,还不能让自己破费吃亏,不能激化与乡村地痞恶霸的矛盾,不能让老百姓闹事。他们还得想着适时提拔、袒护某人,以及严厉打击某人。难道这些事容易吗?当然,处理这些事是非常令人头疼的。可见,人们推选出的乡长和大法官事务是如此的繁忙。

富人们吗?他们认为,他们至少拥有世界上一半的财富。他们的眼睛朝天上看,各个心高气盛。按照他们的观点,任何东西都可以用牲畜买来。甚至上帝都可以用礼物来收买。荣誉、耻辱、智慧、科学、信仰、人民都不如牲畜珍贵。难道像他们这样的人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吗?

为了牲畜可以买个好价钱,他们要操心给牲畜添料、给它们饮水,防止它们被坏人偷掉、保护它们不受狼群的袭击,更不能让它们冻着。干这些活就需要找来诚实和认真负责的牧人,但是这样的牧人打着灯笼也难找。富人们也的确是没有时间啊!

当然,窃贼、恶棍、骗子们更不会听取他人的良言。

至于穷人们,他们勉强糊口、生活拮据。当穷人们得知乡长、比、富人们对知识都不感兴趣的糊涂想法后,你将如何要求他们去掌握知识,平添他们的烦恼?除此之外,要知道,穷人们生活中有太多坏蛋、恶棍们所不了解的痛苦和悲伤。

 

第九篇

我对自己人民的态度是非常奇怪的。自己也不明白,是喜爱他们还是讨厌他们。如果喜欢,那么我就应该毫不怀疑地去赞赏他们的德行,从他们身上找到哪怕一点可以值得称赞的地方。我也不应该感到失望,好像我的同胞们也具有伟大人民应有的品质。但是我没有这样的信心。

如果说不喜欢,我就不应该和他们交谈,不同他们一起商议事务,发自内心地不再信任他们。不再和他们来往,他们的事情也与我无关。索性远离他们,远走他乡,眼不见心不烦。但是我却做不到。

显然,我还枉然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身体健硕,但我觉得我已经死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破坏了我的心灵:对自己人民的愤怒,还是对自己的不满,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我的灵魂已死。我生气,但是却无法爆发心中的怒火;我笑,但是心却感觉不到快乐;我也谈话,但说出的话言不由衷,好像是别人的。

年轻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抛弃自己的人民、远走他方的想法。我热爱他们,信任他们。现在我彻底看清他们的本质,看不到任何希望。但我这时才发现,我已经没有能力远走他乡、开始自己的新生活。而且,这样的尝试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当逝去的一切甚至不能再唤起一丝丝悲伤时,这样也好。在死神来临的日子里,因为对未来不再抱有希望,不再希望奇迹发生,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

 

第十篇

人们向真主祈求子嗣。他们希望当他们年迈时孩子们可以赡养他们,死后祭奠他们,为他们祷告,为家族传宗接代。这些愿望是否合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也许,人们为自己所积累的财产的命运担心,也就是说,他们如果没有继承人的话,那么他们的财产就没有自己的主人。这个想法困扰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人。但是为什么会为此担心发愁呢?为什么在弥留之际贪婪还会蒙住你的眼睛呢(这句话意思为:不愿将财产留给别人)?俗话说的好:“有出息的孩子是福气,没出息的孩子是祸根。”人们怎么能知道,万能的真主会赐给他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他祈求真主将自己的苦难和未了的心愿都转嫁到儿子稚嫩的肩上。儿子可以承受这样的重担吗?

祈求真主赐予他儿子就是为了这些吗?

如果你活着的时候乐善好施,那么如果没有子嗣,也会有很多人为你的死而感到悲伤,为你祷告。但是如果你生前作恶多端,那么你儿子为你祈祷也是徒劳的。人们愤怒地死去,这意味着他们把过重的负担强加给他们的孩子。这世上还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素质低下的父亲可以将儿子培养成伟大的人。

也许人们会说,儿子会赡养年老的父母亲的。这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第一,必须要活到老,而这只取决于你自己。第二,还得坚信,儿子确实会尊重游牧民族的传统。第三,我亲爱的人儿,如果你有一院子的牲畜,谁会拒绝照顾你呢?

如果你很穷的话,你宠爱的儿子是不会赡养你的。但是要知道孩子间也是有区别的:有的孩子会挣面包,而有的孩子会和父母分享最后一片面包。如果你的儿子关心、帮助那些穷苦人,真主会赞扬他。而如果他们没有这样的品质呢?那么不分白天和黑夜地祈求真主赐予孩子的你将承担起自己孩子的罪孽。

人们的想法真是可笑。

起初他们欺骗自己的孩子,许诺送给他玩具,或者好吃的东西。当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支配孩子时,他们还挺洋洋自得的。然后又逼迫孩子诽谤辱骂自己的邻居。以前曾经很亲近的人都变成了仇人,这都令他们高兴。有一段时间,人们找来收费低廉、学识浅薄的毛拉当孩子的老师。他们认为,如果儿子学会读书和写字,对他来说这就足够了。同时,他们给孩子灌输:其他的小朋友散布谣言说他是坏孩子。我倒想看看这家伙为人民做了哪些善事?不要忘记:他是你向真主阿拉祈求来的孩子。

人们渴望财富。

的确,他们没有向真主祈求财富,因为他们知道: 真主赐予他们力量,是想让他们努力劳动;赐予他们智慧,是为了让他们掌握科学。但是力量没有花在诚实劳动上,智慧也往往被白白浪费掉。只要你心思慎密、勤劳不懈、目标明确,在家里也可以发家致富,也不会坐吃山空。但是人们想要致富,就去威胁、 欺骗、 乞讨。

人的声誉和尊严、获取财富的欲望就是这样丧失的。你应该利用财富去获取知识。不为自己,也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知识的人就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立足。没有科学知识的人所做的礼拜、斋期把斋、圣地朝拜,都不会让真主高兴。但是我还没有见过一个人,靠一些下流勾当发财后,利用这些财富来改善自己的处境。那些不义之财很快就被挥霍一空,最后留给自己的只是苦难、悲伤和怨恨。

我认识一些富人,他们会夸耀自己的财富。后来再见到他们时,他们已经破落了,两手空空,却仍不忘记厚颜无耻地吹嘘自己昔日的富足。

 

第十一篇

草原上经常出现行窃、煽动闹事等不良行为。

窃贼试图靠偷抢牲畜来发家致富,而作为受害人的富人则想利用加倍向窃贼索赔来弥补他损失的财物。更不用说司法机关的官员们,他们是吃了原告吃被告,一边向原告许诺要弥补他们的损失,一边又对窃贼说会释放他们的、不会判刑。同样一些头脑灵活的人也不会错过任何致富的机会。他们的选择很多,例如,可以向法院举报窃贼获取奖赏;可以帮助窃贼藏匿赃物或销赃;或廉价买卖赃物从中获利。

寻衅滋事行为频发的地方,盗窃行为也很猖狂。煽动者跑到人们家中煽动他们闹事。煽动者告诉人们这样做可以争夺官位成为掌权者可以报仇雪恨可以发家致富。他们不知羞耻、躁动不安、臭味相投地聚集在一起蛊惑人心。深谙权利之道的他们轻易地就可以煽动人们之间相互迫害,并且他们还像吸血鬼一样榨干人民的血。他们这样做一点也不感到羞耻、良心上没有丝毫的不安。

看到胡作非为现象横行,平民百姓深感无奈苦闷。而后他们不再同情帮助自己遭受委屈的亲友,反而去寻找靠山盟友,充当打手、欺压百姓,甚至不惜违背自己的良心、出卖自己的妻子、亲友。无法理解,他们在为什么而打架,用什么来补偿他们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他们受到欺骗、被人教唆、参与偷盗,忘记诚实劳动。巴依不再牧放牲口,穷人挨饿。誓言、 友谊、 诚信和良知都已成为空洞的概念。

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也许窃贼可以销声匿迹,但是如何处置富人、到处寻衅滋事的煽动者呢?

 

第十二篇

我们不能对行善的人妄加评论。他内心的纯净、良好的愿望是值得赞赏的。我们仅仅为其遗憾的是,这个人还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是的,很少有人会严守教规,修行到位。人们应当记住这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对待信仰应该是坚定不移的。第二,对信仰的不断追求和探索。

如果有人坚信,他已经了解了宗教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放弃继续学习,那么应该让他知道他的虔诚是虚假的、伪装的。那些裹着缠头、装作虔诚信徒的人祷告、守斋,他们认为这就是礼拜仪式中最主要的规则。要谴责的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心灵上的提升,而仅仅是在寻找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没有操守,没有戒规,没有隐忍、没有内心的纯净和高尚,就没有真正的信仰。

 

 

第十三篇

信仰就是对万能的、公正无私的真主阿拉的崇拜,就是对先知们讲述的关于真主阿拉给大地万物带来生机的学说的信服。

虔诚地信仰真主阿拉有两种方式。

首先,一旦信奉真主阿拉,就要学会:如何采用合理的论据去为自己的信仰辩护,坚定自己的信仰。这是一种自觉的、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实现这一信仰的人可以被称为阿拉的虔诚信奉者。

其次,人们听从毛拉的教诲、阅读圣书从而更加严守戒规。这是盲目的信仰,大多数人都信奉这样的信仰。但真正的信徒,当然,应该是那些即使面临死亡的威胁、或是那些受到成千上万人利诱也绝不动摇退缩的人。不难想象,这样的人应该具有无畏的胆魄,纯洁的心灵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如何称呼这些虔诚的信徒: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不再探索科学的奥秘;为了盲从自己的信仰,内心变得不再坚定?那些黑白不分、颠倒是非的人怎能了解誓言的价值所在?愿真主阿拉保佑我们!除了自觉的信仰和盲从的信仰,不存在其他别的信仰。谁违背了信仰,就应该让他知道:等待他的将是惩罚。从这也可以表明真主阿拉的伟大和先知的仁慈。

让那些信奉“没有宝剑劈不开的誓言,没有真主宽恕不了的罪行”荒谬谚语的人们去见鬼吧。

 

 

第十四篇

一个人最宝西是心灵。哈克人对“勇气怯懦”的概念来源自“”这个字在民间,人们把勇敢的人称为“茹列特基”,其意思是内心纯洁、高勇敢的。人们把胆小怯懦的人称为是“茹列克西斯”,也就是指没心没肺、缺心眼的人。

同情心、恻隐之心、仁爱等这些人最美好的品质都是受到了心灵的嘱托。甚至急躁也都是发自内心的。人们若是可以心口如一,那么也就不会有谎言了。而如果人们说谎,那么也就意味着,心灵受到了欺骗。

内心坚毅真诚的人善于倾听他人建议,信守诺言;他不能像狗一样跟在队伍的后面。与此相反,他会在最艰难的情况下将误入歧途者引上正确的道路;不论多么困难,他也会坚持真理,不会向恶势力低头。因此可以看出,勇士就是勇敢和坚定的人,胸膛里跳动的不是一颗狼子野心,而是真正的人心。

哈萨克人也是人类的孩子,像其他民族的人一样,他们也是会错误。但是他们犯错不是因为他们愚蠢,而是因为没有坚定地听从理智的声音。心犯了错。

我不相信,人们说他们做坏事是因为无知。他们其实明白,他们干坏事是由于意志薄弱,不懂得自尊自爱,不珍惜自己的声誉。然而一旦沾染了恶习,人们将会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不是每个人都有摆脱恶习的能力。

我还发现,那些高勇敢的,只不过是些人们高呼着“坚强、 勇敢、灵活的勇士” 的口号,互相吹捧,招惹祸端的人。但更明显地是,很难将那些失去声誉并不知羞耻的人和那些没有自控力、卑鄙下流的人称为真正的勇士,他们甚至不配做一个人。

 

 

第十五篇

我发现区分聪明人和愚蠢的人有一种矛盾对比的特殊标准。

事实上,聪明人努力造福人民;他们善于倾听他人意见,他的人生也会储存许多悲伤和美好的记忆。他在这个世界上不断地探索、找寻令人惊讶,不同寻常的事物,而这些探索的日子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他从不让自己逝去的光阴留下遗憾。

然而愚蠢的人无法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漫无目的,朝三暮四、整日游手好闲。青春易逝,可愚蠢的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他们会永远年轻、精力充沛。贪图玩乐、虚度光阴,他会变得不知足。然而当有一天想真正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却发现韶华不再,为时已晚。可见,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已被荒废虚度,老来只能懊悔不已。

诱惑会毁灭人。他点燃你血液中的激情火焰,使你过分痴迷某一件事,而这种嗜好成癖已经是一种疾病,因为当你实现或即将接近你的癖好时它是令人陶醉的。

愚蠢的人陶醉于癖好中后,就会目空一切,骄傲自大,自然会有所疏忽,甚至失去理智,就像个傻子,鼻子朝天,骑马也不戴帽子,长袍子遮住马屁股。给那些评头论足的人可乘之机。

在这样的时刻,智者毫不惊慌,头脑冷静,镇定自若,不给别人留下笑柄。

如果你站在智者的行列,应该一天一次或者一周一次,哪怕一月一次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自省,扪心自问:这一段时间该是如何度过的,是否做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事,自己的未来的人生是否会留有遗憾?或许,连你自己也回想不起来你都做过些什么。

第十六篇

哈萨克人在至高无上的真主面前从不考虑自己敬拜行为的正确性。他们认为别人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这样就可以了。你瞧,他们双膝跪地,祷告,站起来,然后再次鞠躬叩拜。可以确信的是,他们敬重真主。有趣的是,这就像商人们到乡里收取赊账时的情景,乡里人的理论是:“这就是我能找到的所有的钱,你要是要,就拿去,要是不要,我也不能仅仅因为欠了你的债而做我无法做到的事啊。”

当然,这样的狡诈可以摆脱商人的讨债,但是在做祷告时却不能这样糊弄真主。

但是你又能怎么样呢?

事情是很简单的。草原居民不愿被过多的事情所累(学习,发展语言等)。他们冷漠地狡辩到,“我所知道,就这些,我不能在年老时再重新学习吧。”或者一脸真诚地说,“别指责我,不是我不学,而是不会正确地表达出来。不是我的错,我就长了一个这么不灵光的舌头,可怎么好呢。”

根据他说的话可以看出,至高无上的真主给了他一个和别人一样的好舌头。

 

第十七篇

毅力,智慧和心谁最为人所需要这个问题争论不下谁也无法让对方信服,始终无法达成共识,于是他们便一同去找科学,求它做出公断。

毅力喂,科学,你是知的,在这世上不付出辛勤劳动是不可能获得任何物质需求和任何财富的只有可以阻止人行事轻浮冒失,不要为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令自己蒙受耻辱,去追逐蝇头小利,们洁身自好;也只有我鼓励他们不气馁,使那些光天化日之下误入歧途人回心、引领他们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就拿你科学来吧,人们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地学才能掌握你。可见,你—科学发展的高潮应当属于我的功劳。再如,人们只有不知疲倦、夜以继日地顶礼膜拜,才可以成为真主的忠诚仆人。可见,人类的生存也是依赖我的帮助科学,你说,两位怎能敢与我争论,他们怎么能和我相提并论呢?

这时智慧说到今生,来生,只有我才能分辨出什么是对人有好处的、什么是有危害的难道永恒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此吗?人们按照我的指令行事,因此我人们毅力的意、理解科学的语言如果离了我人不知道去哪里可以获得利益,如何免受灾害,更无法懂得科学取知两位怎么能和我争?没有我,它能有什

此时的心已经忍无可忍了,它迫不及待地大声说:“我是人生命的主宰血液靠我送,灵魂在我栖息,没有我也没有生命我能使那些日高枕无的人躺在床上辗转,无法入眠,醒良知,逼着他不得不去考那些无家可归饥寒交迫的生。是我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的道理。我是意,良心,感恩和。没有我哪来毅力和智慧?如果

人们保持我的善良纯洁,他会变成各种各样的人。但我依然是生命的主宰。我的使命不容争辩。

科学听三者,回答

毅力,你的一切都是真理,都极了。你许许多多尚未提及的长处。离了你生命就没有意义但是,你除了有坚韧的一面,有残忍的一面。你做好事坚强的意志,可干起坏事来也毫不就是你的缺憾。

智慧!你也都是实话。没有你,确是一事无成、毫无所得你赋予人们探索大自然的奥妙,了解人生,心灵、甚至开拓自己创造力的能力。人们还了解自己。有了你,人才了解今生与来生的奥秘。可这一切都不能满足你的虚荣心,你开始耍手段和阴谋诡计,也是你的作因为你熟知通往今生和后世宝藏的道路,所以好人和坏人都依附于你。糟糕的是一视同仁地帮助他们实现他们各自的愿望

你们找我来判定,你们中谁对人具有最大的价值。但是我不想拿你们三者进行比较。应该让心来对一切出判断

智慧!你花花点子不少,心不会一味地追随你的每个决定。如果你的是好点子,会赞同为你感到高兴。但你要出坏点子,不会采纳它厌恶地将你逐出心田。

毅力大而冷静,但心也不会所欲。你若行善事,它不会怜惜你、阻止你。但是心是不会让你去做不正当的事。你三者应该一体,正如我之前所说的一样,听凭心的指如果三者在一个人身上能融一体,那个人就会成为给众人引路的圣他鞋底的灰尘将可以治愈盲人。伟大世界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人类生活的和谐与纯洁。

如果你不能团结起来那么宁愿站在心这边。因是生命的主宰。”

就这样,科学解决了这场争论。

 

 

 


第十八篇

人的穿着应该注重朴素大方,衣服应当干净整洁。如果一个人不注重自己的形象,衣服又脏又皱,这是很不好的。但是当一个人不顾自己的经济实力去讲究穿戴,或者四处吹嘘炫耀自己的穿着打扮时,这就更加不好了。

爱慕虚荣的人大致有两种。

一种人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貌:擦油抹粉,修眉毛,要么就修胡子,像情的女人一样挤眉弄眼搔首弄姿。

另外一种人则究穿着,追求,通过着装来吸引目光,谋取利益。对于他们而言,漂亮的衣服和良种的马匹是他们立足的基础。因此在外出或参加宴席时,这些穿戴讲究的人总是引人瞩目,风光无限。他们习惯于听到长者的称赞,看到同龄人妒忌的眼神,并为年轻人对他们的羡慕而高兴不已。

所有这些都是那么的不知羞耻和愚蠢。

人们不应该去追求这些纨绔习气、不应该爱慕虚荣。因为,一旦受到服装等外在东西的诱惑,那么人们将不能够轻易地打败它们,也就意味着:人们会因此而迷失自我。智慧、成就、声誉和人格魅力都会使人们变得美丽而坚强。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想另辟蹊径获得成功的人是愚蠢的。

 

 

第十九篇

人不是一来到这个上帝创造的世界上时就是明白事理的。他需要倾听、观察别人的经历,辛勤地劳动,才能渐渐长大。他们渐渐地学会辨别世间的善恶,并且如果他注定要经历许多事情,那么当然也会懂得许多事情。

如果一个人可以铭记智者的教诲,那么他也必将成为一个智慧的人。但是任何交谈,无论它是否具有意义,交谈本身并不能给予我们任何东西。像把稻粒从稻壳中剥离出来一样,应该从道听途说的事情中分辨出事情的真相,然后加以合理利用。这样人才会变得越来越有智慧。但是人获取智慧的过程中也有不好的一面。

如果一个人狂妄自大,不懂装懂,不虚心向智者请教;或者心不在焉,无精打采;或一迈出门槛,就立刻忘记智者的教诲那么这样的人是漫不经心和愚蠢的,不能正确评价他人的智慧。聆听智者的教诲有什么样的好处呢?关于这件事,智者曾经说过:“与其向那些听不懂良言的人们说教,不如养一头承认自己的猪来的痛快。

第二十篇

你们知道,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 除了其它的,命运赐予人生活体验和厌倦感。这种感觉是不由自主的、与生俱来的。一旦感知到厌倦,人就会深陷其中,很难摆脱它。如果你竭尽全力是可以摆脱它,但它一定会回来找你,并最终战胜你。

不管是对智者还是对有独立见解的人来说,没有东西是不会感到厌倦的。所有的一切都会令人感到厌倦:食物、游戏、笑声、赞美、服装、宴会、朋友,甚至女人。

人们总是会从中找到一些瑕疵和不足,原来有声有色的生活也变得了然无味,对一切越发地厌倦、失去兴趣。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精力和生命也是变化的。没有一种生物是可以永恒存在的。那么为什么要指责人的情感变化呢?

最常见的厌倦当属那些智者的厌倦,他们在自己的人生中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经历丰富、但却不止一次地为周遭的苦难而感到羞愧。我认为,这些人因为深谙幸福的短暂,更会对生命感到厌倦。在这样的时刻,我特别有感触:对人而言,愚笨和无忧无虑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第二十一篇

生活中溢美之言随处可见。

一些人是值得赞美的。他们不喜欢自己被夸赞。可以说,这些人往往有很高的名望和声誉。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地方,他们最在意的是不要被别人视为愚蠢、轻浮、无耻、没有骨气、一无是处的人。同样,他们生怕被别人视为行骗有术、敲诈勒索的无耻之徒、挑拨是非的小人。他们认为有这些恶习的人都是一些下流痞子,当然也自视比他们高贵。这种秉性当属于那些品行高尚的智者和有担当的人。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赞美,而是把他们不要划入那些卑劣之徒的行列。

而另外一些人呢,恰恰与前者相反,竭尽全力向上爬,希望获得大家的一致称赞。当别人轻拍他们的头,夸奖他们富有、勇敢、干练,他们就会感到无比的高兴和喜悦。而奇怪的是,他们宁愿做个聋子,也不愿意听到那些关于他们的一些不好的话语。

这才是真正的自我炫耀,这样的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挖空心思向外族人炫耀。毫无疑问,这种爱炫耀的人是愚蠢的,但他们还可以被称之为人。

第二类是在本族人中极力炫耀,以显得自己与众不同。毫无疑问,生活中我们会和这种大蠢货、毫无人品的人打交道。

第三类就是像个吝啬鬼似的,哪怕是在自己家里也不忘吹嘘、说大话。毫无疑问,这种人天生就是个白痴。

还有更有意思的是,喜欢在外族人面前炫耀的人,希望人民能够大肆吹捧他;想让人民崇拜他的人,希望自己的亲友可以帮他捧场;而爱在亲友面前自我吹嘘的人,当然就只能自己吹捧自己了。

 

 

第二十二篇

在当今的哈萨克人中,谁是可以值得尊敬和爱戴的?

不可能尊敬那些富人,因为没有可以值得人们尊敬的富人。富人本应该是独立自主的,而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这些富人们,他们甚至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财富。一些富人为了与对手竞争攀比,他们会招拢成百位矫健的骑手,用牲畜给他们支付保护的费用。同时还愚蠢地认为,他们这样做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其实并不是这样,他们并不是因为善良才给骑手们一些赠与,也不是为了感谢骑手们所付出的劳动。富人的本性就是这样:他们这种相互倾轧的行为会为自己带来许多不和谐和纷争,滋生了许多恶棍流氓行径,最终出现一些打击报复行为。因此,富人们自己也成为牺牲品,自己的财产也任人宰割。

当今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穆尔扎—世袭贵族(15世纪鞑靼国家封建贵族称号)。在民间“穆尔扎”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慷慨的人”。所以现在找不到真正慷慨的人。好施小惠的人倒是比比皆是。一些穆尔扎仅仅是为了利用他人、从他们那有所获得,才会给他们一些小恩小惠。 实际上是“习惯接受的手善于付出。”

不,现在的穆尔扎不值得人们尊敬。

那么可以尊敬那些巴依和州长吗?然而他们的权利并不是真主赐予的,而是他们花钱买来的或出卖尊严讨来的。然后怎样强迫自己在权贵面前低头呢?

尊敬那些有势力的人吧,但是要行善事时他们中没有一位势力的人,然而,做坏事时他们时时处处都是有势力的人。难道他们值得获得人们的爱戴?

想去尊敬那些智者,但是在草原上找寻不到那些品德高尚的和有良心的智者。然而搞起阴谋诡计时人们个个都显得很聪明、很有学问。难道他们值得获得人们的关注?

我可以尊重那些不走运的倔强汉、穷人、无依无靠的弱者,但是有时出于胆小怯懦他们甚至不会有坐在骆驼上的机会。如果他们有这样的机会,他们不但会骑上驼背,而且还不忘来个顺手牵羊,弄走点什么东西。

剩下的就是那些滑头和骗子们,然而他们不进坟墓是不会消停下来的。他们不会需要你的。

在这个世界上,该去关心谁,该去爱戴谁呢?

事实证明,只有那些温顺的人恪守这条谚语:“想得到幸福的人就要避免冲突。”当他们低价出让自己的财产时,他们忍受着来自窃贼、恶棍、骗子空前的屈辱。命运教会他们顺从地把自己的一半财富贡献出去,以挽救另外一半财产。在这个世界上再找不到比他们纯朴的人了,所以我们还是要祝福他们幸福!

第二十三篇

特殊的喜悦和安慰会让一个人失去威望,不受人尊敬。

特殊的喜悦是这样的:他一旦发现某个坏人做了他们自己从未做过的愚蠢的事情,他们便会高兴地如登天堂。他们不无得意地说:“真主保佑我们千万不要落到这般境地啊!”然而要知道他们还自认为自己是个人。难道和他们比起来我还不够纯洁,还不高尚吗?”

莫非真主告诉过他,他比那些愚笨的人要好得多吗?还是哪位智者启示过他,他之所以好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不善良和愚笨的?

哈萨克民间传统比赛中有上百头马一决高下,当你拔得头筹时才值得一提,或者当你赶超了其它的马匹,那么也是个值得谈论的话题。要是谁在自吹,还有五匹马或十匹马落在他的后面,难道这也值得炫耀和高兴吗?

难道人的价值来自于拿他和不好的人作比较,而不是同出色的人进行对比?

像其他人那样去生活,人总是在这里寻求自我安慰。他轻松地说:“如果我和其他人一样,也没有什么可耻的。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的人是最伟大的人。他们因可以做到自我安慰而赞美真主。”

难道真主曾告诫过他,如果他没有落后于人们,就应该知足了?或者曾告诉过他,如果像他一样,人们是不会受到真主的惩罚?

谁会知道:是某个人在推动科学的发展,还是科学属于所有的人呢?

谁能回答:智慧是众人知识的结晶和总和,还是某个人自己的精神力量。

当众人迷途忘返时,难道不需要一位可以指点迷津的人吗?

什么更省心一些:是全家人患病,还是家里一半成员健康?

在旅途的路上什么更好些呢?所有的马匹都累垮了还是一半的马匹还很健壮,可以继续赶路?

当灾害来临时,是所有的人都在劫难逃好,还是有一部分人可以幸免于难的好?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愚笨的人来说,没有头脑的傻瓜们的存在使得他们可以自我安慰。

难道一个愚笨的未婚夫告诉自己的未婚妻,他和他们家所有人一样都有口臭,难道他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征服自己的未婚妻?他的未婚妻未必就会对此满意高兴,难道还会对他说:“既然如此,所有人都有口臭,你一定要和他们一样保持口臭”不成?

 

第二十四篇

现今地球上居住着20多亿人,其中哈萨克人大约有200多万。

哈萨克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创作财富,学习技艺,掌握知识;按照自己的方式辨别敌友。他们对自吹自擂和真才实干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他们与其他民族的完全不同:他们只会目不转睛地暗中监视对方,会密切关注、伺机抢掠对方的财物,以免自己受到损失。然而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口超过三百万的城市,多次环游世界的人也不在少数。

为什么我们不关注一下其他民族人们的生活呢?

难道命中注定我们相互之间永远都是仇敌吗?在世界其他民族眼中我们就是供大家取笑的对象吗?或者,也许会有一天,哈萨克人之间不再有相互抢掠、欺诈、诽谤中伤和伤害他人等行为;哈萨克人学会通过诚实劳动来扩大自己的畜群,创造自己的财富,学习掌握其他民族的技能和手工艺技术,掌握知识。

令人无法相信的是,你会看到,两百个人在为一百头牲畜眼红,争得头破血流。你要知道,他们不消灭掉对方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第二十五篇

孩子们读书当然是好事,不过应该教他们学习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以便他们可以很好地为自己的人民服务。然而我们国家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这件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在人们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发财致富,然后才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教孩子们学习阿拉伯语和波斯语。

对饥肠辘辘的人来说,何谈理智与荣辱,更无心思求学进取。结果,贫穷往往导致亲人反目、不幸发生的根源。他逐渐习惯于偷窃,使用暴力手段和诡计,沉迷于弄虚作假。只有当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担忧时,他们才会意识到学知识、学文化的必要性,才会有求知的欲望,他们不但自己去学,还让自己的孩子去求学。

应该掌握俄语。因为俄罗斯民族拥有智慧、财富、发达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研究俄罗斯语言,在俄语学校求学了解他们的教育,掌握俄罗斯科学都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这个民族最优秀的品质。他们正是因为先于其他民族破解了大自然的奥秘,才可以做到取他人之长避自己之短。掌握俄语也就意味着打开视野看世界。

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便可以与他们竞争,获得平等的地位和尊严,不再依附于他们。如果这个民族人们间的关爱和争斗都合我们的心意,那我们也永远不会落在一旁。人的天性就是如此。

但是很多人企图鞍前马后、卑躬屈膝巴结奉承强者和知识渊博的学者,期望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怜悯。这些不学无术的人一旦受人支使,恨不能出卖自己的亲生父母,亲朋好友,甚至宗教信仰,人格尊严。只要可以博得少校[2]的微笑,每个人都时刻准备着裸露自己的屁股。这就是不学无术之人的本性。

俄罗斯的科学和文化了解世界的一把钥匙,掌握了它,我们民族人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轻松容易多了。例如,我们了解了许多不同的生存方式,但同时我们得知了如何用诚实的手段去获取生活资料,并且也应该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们要走诚实致富的道路。 我们本应该捍卫自己的家园免受不公正的沙皇法律的侵犯;我们本应该为我们的民族获得与其他民族一样平等的地位、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

令人痛心的是,用俄教育了自己孩子的那些人,却反过来借助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试图对付自己的同胞—哈萨克人。父母亲们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们一起毁了孩子们。但是这些孩子们终究要比不识字的文盲强得多,因为他们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应该教育他们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致富,好让他们带来益处我想这样做并不难。

我们生活有保障的家庭并不乐意让孩子去上学,而穷人家的孩子被强行送到俄语学校去学习。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看到受教育的人中没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

还有一些哈萨克人在亲友间发生争论时,便会赌气地说:“我与其受你这口窝囊气不如先送我的孩子去当兵,然后蓄着长发胡须(注:按照伊斯兰教规,穆斯林不得蓄长发。蓄发留须是东正教徒所为。)远走他乡。 因为太过生气,所以他们会威胁到要接受其他民族的宗教传统。这种信口开河,不敬畏真主的人如果他们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可想而知他们的孩子能成为怎样的大人物呢?

我还没有见过潜心钻研学业的孩子:孩子们都只做表面工作、抽空儿,在路途中学习。例如,另外一些哈萨克人一般很难同意将孩子送到学校上学,除非当所有的学费都由公社承担的时候。

我建议,人生道路应不包括对财富的爱。不着急让孩子结婚,不给儿子分家,而是应该送他去俄语学校学习,如果学习需要,你应该倾尽所有钱财。你若想自己的儿子可以长大成才,就没有什么是舍不得的。

如果儿子游手好闲、不学无术,不光你一辈子为其操心,他自己也不会感到幸福,更不能造福人民。

如果永远敬畏真主,永远具有廉耻之心,你怎么可能会有这样儿子呢?

第二十六篇

当他们的马儿在赛马比赛中夺得第一,他们同乡的骑手在竞技场上获胜,他猎犬捕获到猎物、猎鹰抓住鸟儿成功返回时哈萨克人就会高兴得忘乎所以。可以相信的是,他们的人生中再也没比这些更令他们高兴的事情了。

不过,难道一只动物在速度或灵活性上比同类有优势,或者一个人战胜了对手,就可以令人如此高?得胜者并非是他自己,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在竞技场上战胜了对手,也不是他们骑的自己的马取得第一可见,这种喜悦时短暂的,逐渐会被人们所忘记。这也会勾起别人的痛苦的想法由此可得,哈萨克人除了哈萨克人自己,再没有其他的对手和敌人。他们向来都是自己人与自己人过不去,往往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而相互惹恼对方。难道可以故意惹怒他人?希望别人不好,也就意味着,违背了伊斯兰教的教规害了自己和他人的事业也有悖常理

难过是因为一些人会把自己马儿的失败视为自己的失败,并为这种失败而感到羞耻。

不是只有哈萨克人才有灵活矫健的骏马锐敏的猎鹰和迅捷的猎犬可以是任何人家的财产:今天它们是这家的,明天是来自另外一家。矫健的骑手也出自各个村庄。同一个骑士不会在所有竞技场上永远得第一,猎鹰和猎犬也不可能永远保持良好的状态。似乎这没有什么值得羞耻的。然而我经常会见到那些羞得快要钻到地缝里去的人,却很少见到自己的同乡们在比赛中失败过。

因此我得出结论,愚昧的人们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沾沾自喜。甚至于到了得意忘形的地步,像喝醉酒一样,胡言乱语,甚至完全不知自己在说什么。然而为一些完全不值得羞愧的事情而感到无地自容,相反,当需要昂首挺胸、自豪骄傲的时候,他们却又耷拉着眼睛。所有这一切都是无知和愚蠢的表现。

当这样的人谈论自己的不幸时,他们会一致赞同你的观点,他们会附和道:“你说的对,对极了,还解释什么啊。”

我不相信他们的话,因为我知道,明天他们照样会我行我素

不可能给这些人证明他们性格中的欺骗性。即使他们相信这一点,他们也不会做出任何改变的。他们像动物一样,无法改变自己的习性。

只有强烈的恐惧或者死亡才能让这些弱者不再做出一些羞耻行径。例如,我从没见过那些抛弃不良嗜好、恢复理智生活的人,那些坦白承认自己错误和自愿按照理智行事的人。

第二十七篇

摘自苏格拉底言行录

有一天伟大的先知苏格拉底他的门徒学者阿里斯托芬就关于人们所膜拜的万能的造物主的话题进行了交谈,因为阿里斯托芬并不承认主的存在,并嘲笑那些对造物主的旨意顶礼膜拜的人

苏格拉底问自己的门徒:喂,阿里斯托芬,这世上有没有因自己的作品而令你钦佩的人呢?”

阿里斯托芬回答道:数不胜数,尊敬的老师

请说出其中一位。

荷马史诗索福克勒斯悲剧的伟大,更准确的说,他艺术性的再现和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宙克西斯的绘画艺术都令我赞叹不已

阿里斯托芬还列举了几位天才人物,他们个个在人民中都享有盛名

苏格拉底问道既然这样,更值得敬佩:是创造了人类、赋予人生命和智慧的万能的造物,还那些虽具有独特创作手法、但所描绘的仅仅是毫无生命人物形象的画家

阿里斯托芬回答道:当然是万能的造物主。但事实是我们似乎是他偶然创造出来的,而不是他严谨理智地创造的

苏格拉底反驳道但是人们知道许多有益的事物,生活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大自然中也会发生许多可以解释或无法解释的现象。究竟什么会更令人惊讶呢?阿里斯托芬,那些事物、状况和现象的意义和价值没有被神秘的面纱所掩盖吗,或反之亦然?”

阿里斯托芬答道:“只有创造出那些对人类有益的事物,才是理智的”

。当然,你会同意,造物主最伟大的创造就是人。但造物主难道没有赋予人所必需的五官和五种感觉吗?难道你在人身上找到了偶然的、不合理的器官吗?

例如,赋予我们眼睛是为了观察。假如没有眼睛,我们如何去欣赏世上美好事物?由于眼睛很娇弱,为了保护它又赋予眼睑:根据需要,它可以张开或者合上。睫毛则保护眼睛不进沙尘,而眉毛则是为了防止汗水从额头上流入眼睛。

假如没有耳朵,人就听不到任何的噪音、打雷声不能因听到沙沙声和喊叫声变得警觉起来,更不能欣赏动听的音乐和美妙的旋律。

假如鼻子感觉不到气味,人们就不能探身去闻花香,也不能远离恶臭对人而言香臭味都一样。

最后,假如人没有上颚与舌头,他也尝不出食物是甜是苦。

难道这一切对我们都毫无用处吗

眼睛和鼻子的位置与嘴不远,主要是为了让人看清食物的清洁,闻到食物的香味身体所必需的一些不雅的排泄器官要安排得离高贵的头稍远一些。难道说,这一切也是造物主偶然安排的吗?

阿里斯托芬陷入沉思。他也承认造物主拥有最高的智慧。造物主在创造人时倾注自己的爱,对此他毫不怀疑。

苏格拉底继续说道:阿里斯托芬,请你想一想,所有的生灵都关爱自己的孩子,不让他们自生自灭,而是保护和抚养他们长大。所有的生灵都会繁衍后代,这是生命不息的基本条件,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战胜死亡。难道这些生灵的追求不能说明,造物主是带着爱创造了他们,如你所见,爱也是万能的造物主赋予的吗?”                        

喂,可里斯托芬!何以认为,只有你,一个人拥有智慧呢

人的身体难道像他脚下大地上的一颗沙粒吗身上的汗珠难道不同于大地滋生的一滴水珠?你的智慧又来自哪里呢我知道,你会回答说,‘首先要有生命,然后才有智慧。当然,你现在拥有了生命和智慧,从中你会得到什么呢?见到了这个世界并确信,所有的一切都是合理创造的,一切都符合和遵循一定的规则。但是你却不能靠自己的智慧完全了解这个无限的世界。它的奥秘是那么的神奇和无法企及,你会对此惊叹不已,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为什么你会竭尽全力地想认知它,因为它的真实存在吗?它的根源是什么呢?原子或者某种像它所创造的世界一样非凡的智慧?可以排除智慧。但是那么这个预知的世界不会是自发地出现,而是作为生命有规律的运动,不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世界中一切有生命的物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相互关联都应该归结于不可思议的完美规律。

阿里斯托芬说道我承认老师所说的都是真理。重申一下,我同意这个观点—造物主拥有最高智慧现在我对他的伟大还不怀疑,但是为什么万能的造物主需要我的顶礼膜拜、我的祷告呢?”

你错了,阿里斯托芬。他不需要你的祈祷。但是你是感恩者,因为他恩泽于你。

我从哪可以知道,他关心垂爱我呢?

苏格拉底惊呼道你好好看看所有的生灵,看看你自己吧!他赋予所有生灵生命,但并没有赋予他们同样的心智。人可以展望未来、了解当下,反思过去。

而动物则混淆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对于未来更是没有概念。看看,人是多么复杂,动物是什么啊?人能双脚直立行走,能够游历世界,可以驯化其它动物。而动物不能有意识地驯化其他生灵。有的动物靠自己矫健的蹄子奔跑有的靠翅膀飞行。”

如果人对自己没有信心,或者身体再和某种动物的相似,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如果动物有人的智慧,那肯定很荒唐,因为动物的身体,生理机能都与智慧的心智表现不相符,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如了解艺术、学习医学、探索科学等。例如,有哪头犍牛修建过城池,制造工具,锻造过武器?它是怎样做到的呢?即使造物主赋予它卓越的智慧,犍牛又是从哪学来的必要技能和心灵手巧?人,只有具有非同寻常的力量—智慧,令人惊讶的复杂身体结构,这二者结合才赋予人多面性和天赋。难道人不是地球所有生灵的主宰吗?如果他是万能的造物主的最伟大的创造,这难道不意味着人得到了他的宠爱吗?作为人,即使他是世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不应当感谢造物主的垂爱,不认为自己是他的感恩者吗?

 

第二十八篇

喂,穆斯林们!为什么人的一生已被安排好了。有的人富有,有的人贫穷;有的人疾病缠身,而有的人健康长寿;有的人聪明睿智,有的人愚蠢无知;的人秉性善良,相反,有的人天性恶毒。

如果有人向你询问:“为何会这样呢?”你们则会谦虚地回答:这是真主的旨意和造化。

但是要知道,同你们一样,我们虔诚地信仰真主,相信真主阿拉是公正无私、绝对正确毫无责难的怎么会是这样的呢?

然而真主却会赐予那些违背誓言之徒牲畜,却让那些虔诚祈祷、辛勤劳作的人陷入贫困的深渊。他们终日劳作,但是真主从未让他们体会过丰收的喜悦,甚至令他们难以养家糊口。

真主赠与那些盗贼和骗子们强健的身体,而那些无辜的、寡言温顺的病魔缠身,受尽折磨

真主让同一父母所生的两个孩子,一个聪颖过人,另一个却愚不可及。

真主本应该指引人们走上同一条正确的道路,召唤人们要成为诚实、正直的人。许那些善良诚实的人升入天堂那些作恶多端的人打入地狱、永远不得超生但是只有真主阿拉才可以控制人的灵魂。这也就是说,真主可以让一些人专门行善事,而另一些人专们从事邪恶的事情

难道所有这些可以说明万能的真主就是绝对正确、公正无私至善至仁的?

众生与万物皆归真阿拉主宰,他做了些什么呢

真主阿拉随意处置分配自己的财产。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真主的造化,所以人们对于主的过失敢怒不敢言,那么这世界上留下来的都是一些没有胆量的活死人罢了。如此一来,人们尽心尽能得到些什么呢?一切都是他的造化。人们也没有什么可相互抱怨的,因为无论是谁行善作恶,这一切都是在奉行主的旨意而已。如果这都不算是过失,那么也并不意味着万能的真主毫无过错和缺点,只是我们没有胆量说罢了。

造物主认为,每一位理智健全的人都应当是虔诚的,每一位虔诚信奉真主的应当履行为信仰所承诺的义务。我们要试着让思想自由飞翔要知道没有一件正义的事业不惧怕理智但是那么造物主所喻示的每一位理智健全的人都应当是虔诚笃信的”这一说法该如何解释呢?他的话语只有理智健全的人才能了解该怎样理解呢?如果我们的宗教信仰中掩藏着一些虚假之处和某种欺骗,又怎能不让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去深思这些呢

也就是说,哪儿理智不健全,那么那儿就有宗教出现。不能盲从信仰,只有当我们使信仰完美,哪怕是接近完美时才可真正做到笃信信仰。但是目前还很难达到这个程度,但要要确信真主创造了善与恶,但让人们作恶或行善的却不是真主;真主创造了疾病,但让人们患病、忍受病痛折磨的并不是真主;真主创造了贫与富,但让人们成为穷人或富人并不是由真主决定的

否则,你是无法明白其中的道理。

 

第二十九篇

哈萨克有许多浅显易懂、寓意深刻的语。不过,也有一些谚语不仅毫无道理,也有悖天理人情。

俗话说人穷志不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一旦没有了之气那他的一生注定是卑微的、毫无意义的。如果你被呼来唤去做那些最繁重、最辛苦但却是靠诚实劳动来换取酬劳时,这并没有什么好丢脸的。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勇敢的,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任意使唤的。值得尊敬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奋斗,而不值得尊敬的人整日游手好闲,只能乞讨度日。

只要窍门对了路,白雪自己会燃烧嘴巧没有讨不来的东西。 这些谚语都应受到上帝的惩罚。与其投机取巧,油嘴滑舌获取守财奴的怜悯或者整日绞尽脑汁地研究“白雪是如何燃烧” 而苟活于世、虚度年华,不如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向大地索取财富。还有谚语说,实在无名,纵火也可以扬名。”但是靠纵火换来的名声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有这样一则谚语:与其做百日骟驼,不如做一日雄驼[3]威风。 命中没有莫强求。为了耍一日威风,徒伤身体,又有什么意义呢?

俗话说见了金子,天使也会入歧途。难道是人们为了维护天使的盛名而牺牲自己声誉。可是要知道,金子对天使来说毫无用处,这不过是他们假借天使之名为自己的虚伪和贪得无厌寻找借口罢了还有谚语:父母没有金钱亲,家人、哪有命珍贵。 对于这种混蛋,他们把金钱看得比父母还亲的人,他们能体会到自己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吗?不,当然不可能。但是出卖自己的父母换取财富这是多么卑鄙下流无耻的行为啊!无论父母们多么辛苦地劳作,他们蓄养牲口、积攒钱财只有一个想法:留给他们的孩子们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父母,他应该受到上天的惩罚。

一定要小心谨慎地对待对这些无知妄言

 

 

 

 

 

第三十篇

哈萨克人经常说:“骑着四十头劣马甚至连一个小山岗也无法攻占”。夸夸其谈、好炫耀的人走不了多远。再说自夸炫耀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呢?

爱说大话的人没有良心和自尊,没有干大事业的能力和胆魄,也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在他们身上找不到果敢和决心,看不到勇气、仁爱。

当别人给他们提建议时,他们往往置之不理,不耐烦地说:“哎,得了吧!为什么你要给我说这些不相干的话?我们会看到:谁过得好一些,谁的头被系在马鞍上。可能,我该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某个人?也许,有人会把肉盛到我的锅里或者送给我产奶的家畜?”

或者,他们拍打着自己胸脯、走来走去激动地说:“难道我会怜惜我的这条命吗?如果这样做,那么我就是个该死的人!为了这个事业,我时刻准备着被枪决或流放他乡。要知道,怎么都是一死!我不逃避它!”

但是我从未见过这般言行一致、视死如归的哈萨克人,也没有见过哪个哈萨克人承认自己怕死:所有人只会用手指着自己脖子,威胁到:“来吧,把我杀了拉倒!” 如果有人真敢说敢为,那么人们只会对这个笨蛋愚蠢的决定感到惊讶而已。但是,那些灾祸发生时,不知道何处藏身的人们、那些希望利用假装痛哭瞒过周围人的人,关于他们还有什么好谈论的呢?

如果谁会在意那些幼稚的话,那么就会听到这样的话:“冷静点。他怎么能不惹出什么乱子来。”

真主阿拉!如果人们具有视死如归,信守诺言慷慨大等诸多美德他们难道就看不到自己所拥有的精神财富吗?

不择手段、没有良知的人的话没有什么可取之处。正如民间常说:“无耻之徒说起大话来,眉毛皱都不皱一下。”

第三十一篇

要想铭记建议劝告,并遵照它们行事,需要遵循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当别人给你提建议时,你要尽力压制自己的自尊心。第二,要发自内心地采纳明智的建议,就像是用它们解渴一样。第三,应该多次温故自己所听到的建议,加强记忆,以将其巩固于心。第四,应该远离那些扰乱人心、强迫心灵失去其宝贵属性的事物。

顺便说一下,这种扰乱人心的事物也有四种。它们分别是:无所用心,游手好闲;取笑逗乐;郁郁寡欢;玩物丧志,不良嗜好。这四点足以断送一个人的才智和学识。

 

第三十二篇

众所周知,那些渴求知识的人才能掌握科学。但一个很小的追求,甚至追求知识的过程自身应当从属于某种体系,否则,用于掌握科学而进行的探索和整个人类巨大的劳动将是徒劳无益的。首先,追求科学时,你应当清楚懂得科学对于你是必须的,而不是为了获得财富或者得到其它贵重的东西,也不是为了给你带来利益和社会地位的工作,如果你对科学有狂热的兴趣,你的每一个发现以及填补你知识方面微小的空白对你来说都是财富:更宝贵的收获是什么呢?这时你会感受到人间超越你感受的快乐吗?你对科学的挚爱,这种爱与所有的爱一样是贪婪的——也就是说,你开始了新的劳动和探索。这种爱,换句话说,就是对知识的渴望,它帮助你记住你看到的和听到的,帮助你领会它并以各种逻辑艺术形式留在自己的记忆里。

如果你的内心关注其它东西,你研究科学是为了取得成果,那么,你对科学的态度就像继母对继子态度。应当热爱科学就像妈妈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这样,科学与你的关系将会更加接近。

教育不应当是最终目的。这会使人们相互竞争角逐,产生不必要的愚蠢的炫耀。这些东西中的任何一种都会给科学和社会带来危害。如果争论深化,可以锻炼智力,对争论太投入会毁坏人的正常生活,因为加入争辩不是为了寻求真理,而是为了战胜对手。科学已经被搁置在一边,有这样的“学者”,他把追求迷惑别人视为重要的事并使其成为假真理的受害者。这就像以前讲述过的草原上的煽动者的活动一样!在捍卫自己道路的争论中战胜许多人的人还远远不如那些哪怕是只将一个迷路的人领入真理道路的人。

在科学上争论是必要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争论会产生会撒谎、诽谤和会动手打人的、嫉妒人的人和高傲的人。得到真理之后,既是在死亡的威胁下也不放弃真理。那些能引起你极大兴趣的真正的真理会让你折服并迫使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它。否则,你无法让别人相信它。如果你自己都不忠诚于你的真理,那你的真理还有什么用处呢?人们就不会接受它。不嫉妒、肤浅和报复,要不然,你的学习将不会带来好效果。

训诫录第十九篇曾指出:冷淡和粗心大意之类的恶习会妨碍人们成为智者。记住:这些恶习占据的地方,没有上帝,没有人们,没有事业,没有荣誉所有这些都是科学存在所必要的。

最后我想说。为了保持自己的知识和智慧,需要具备刚强、坚毅的性格。在此将性格与储存宝贵液体的心血管做一恰当的比较。的确,如果无处保存知识,为什么要拥有知识呢?也就是说,需要坚强的性格,需要永远保持顽强奋进的精神。

没有帮助他人意愿的刚毅性格就很难取得他所期望的,甚至不允许有片刻的脆弱。总之,坚强的意志和精神是真实性格的基础。让坚强的意志和精神服务于人类的智慧和荣誉。

 

 

第三十三篇

要想生活富裕,就得学点手艺。牲畜会死于疫病,但手艺却不会因为自然灾害而消失。那些挥汗如雨辛勤劳作、出售亲手制作的商品谋生的手艺人,要算是哈萨克优秀的了。然而,但他们中也有为数不多的手艺人,像一些疑难杂症一样,身上也有一些坏毛病。

首先,这些人不再追求精益求精、不断探索新工艺。他们不再寻找比自己能力强的手艺大师,不再拜师学艺,不与大师们切磋交流,效仿他们的技艺,他们安于现状,好像世界上就只有他们会的那点手艺,为自己的那些雕虫小技沾沾自喜,不求上进同时,哈萨克族自古流传下来的不良习俗让他们无所事事,整日躺在床上异想天开,白白浪费这大好时光。

第二,他们不会辛勤劳作。一旦圈里养了几头牲口,就自认为自己已经是富人了,炫耀道:“难道我的牲口还不够多吗吗?”。于是便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们变得懒惰、悠闲、讲究穿戴

第三,这些人还喜欢听好话,喜欢人们拍他们的马屁。而只要那些马屁精们对手艺人有所请求,他们绝不会放过任何拍马屁的时机,花言巧语地说亲爱的,你既富有,又有手艺,再没有比你手艺好的人了,求求你了;或者说:大哥[4],对你来说这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就帮我这点小忙吧。对你的举手之劳,我将万分感激。听到这样的殷勤献媚的话语,没有人不会心花怒放。如果手艺人受到诱惑,自视为无可替代的大师,那么以后就会受人算计,受人摆布。他将会浪费自己所有的宝贵时光去做那些不需要任何特殊技能的日常琐事

第四,哈萨克手艺人喜欢结交朋友。但是他们却总是与一些不诚实的人为伍。骗子哄着他交上朋友,送他一点薄礼,再许他几座金山或者为其提供庇护手艺人便高兴得要死,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位大公无私的朋友,并尽心尽意地为其效力。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只为能让朋友高兴,但却没有意识到他们一直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结果时光流逝,耽误了自己的活计全然忘记了一家人的衣食供养,债台高筑。迫于生计,随后的日子他只能去一些人家做点活计以偿还朋友的债务现在这个可怜人不得不辛勤劳作,勉强度日。但是那些所谓朋友们没完没了的请求,他还得无偿地去完成,这使他陷入无尽的苦难:贫穷、受尽富人摆布。

为什么会这样?谁知道啊!

奇怪的是,随时欺骗别人的哈萨克人怎么被自己骗了呢

 

 

第三十四篇

所有的人都知道,人总有一死。死亡并不总是在老年时才会到来,而且人死后不会复生。哈萨克人也对此深信不疑。他们还相信,创造世界万物的万能真主是存在的。真主还建立了审判法庭,末日来临时,惩罚罪恶、奖励善行。无论是惩罚还是赏赐,都不同于人世间的审判。根据他们的表现,真主阿拉可以给予人们十分严酷的刑罚,或者无限的恩泽

这就是为什么,深知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出路,哈萨克人不仅仅行善?为什么他们在这世上活的并不安生,并不顺心?其根源在于虚假的信仰,这种信仰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哈萨克人,就像其他民族一样,相信人死后会进入阴间世界。

但是如果有人对哈萨克人的信仰产生怀疑,那么他们怎么能把自己称之为虔诚的信徒呢?谁又能为他们指明通往真理的道路呢?

不想在今生和来世受苦受难的人应当谨记:没有谁两世欢乐会是一样,两世的惧怕、两世的忧虑也不会一模一样根本不会有这种可能,因为对于真正的穆斯林来说,世间的忧虑和欢乐没有来世的忧虑和欢乐更重要、更独特。。

在哈萨克人面前摆着两件物品供他选择,一件世有用,一世有用,但只能选择其一,毫无疑问,哈萨克人会选对他今生有用的物品。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他知道世间万物都是稍纵即逝的,必须及时抓住,决不能错失良机。至于对后世有用之物,他们寄希望于运气,看下次机会是否会再来临,到时再牢牢抓住后世有用之物。如果再没有机缘,只能期望真主可以怜悯和宽恕他。

但以后他如何来证明,他没用真主来换取今世之物呢?我们中确实有这样的穆斯林。

人都是人类的孩子,可以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今世人人都是同胞手足。因为你的出生和成长、你的发财欲和饥饿感你的悲伤生活方式体格最终连死亡都和别人的相同。你和所有人一样死后都会进入坟墓、枯朽、来到后世。要知道,等待你的将是可怕的末日审判难逃惩罚两世罪行的恐惧或是得到两世善行的恩泽你的感觉和别人的是完全相同难道你的生命会比别人的长五日吗既然如此,人与人之间都是过客既然你是这个世界匆匆过客,那么你为什么要弄明白,他人都知道些什么,都不知道些什么呢?为什么你要妒忌他人的富有和幸福、打扰他人的生活呢?

为什么不祈求真主,保佑你的诚实劳动可以获得丰收,而不是恳求他让你将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为什么创世主会为了你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呢?

何必浪费口舌来证明自己有理,即使别人不相信,真理也不会变成谎言。为什么你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说话却颠三倒四、毫无逻辑?真主能帮你什么呢?抛开信仰不说,你是个怎样的穆斯林?难道你还算是个人?

 

第三十五篇

据说,世界末日来临时,在审判法庭上,朝拜过圣地麦加的哈吉,毛拉,苏菲派和什叶派信徒,遵守教规的僧徒,乐善好施者,都会聚集在真主面前。圣经上也记载,乐善好施者,同所有的虔诚教徒一样,死后都会进入天堂。

但是,在可怕的审判日,那些为了可以在人民中享有名誉地位而成为哈吉、毛拉、苏菲派信徒、什叶派教徒、殉教者的人被排列在一起,那些为真主无私服务而赢得声誉、一生只为博得主的愉悦的人则被排列在另一边。

真主对那些为今世而为者说:你们在世上成为哈吉、毛拉、苏菲派信徒什叶派信徒、乐善好施者,只是为了人民能敬仰你们,并赠与你们美名:“尊敬的哈吉”、“令人敬爱的毛拉”、“最尊敬的苏菲派信徒”、“永远不能忘的什叶派教徒”、“慷慨的乐善好施者”。为此你们施展各自的才智,但是这一切你都不再拥有了。你们共同全力创造的那个世界在这里不复存在,你们各自施展的才智早已同那个世界一同消失这里是另外一个世界,在这里没有荣誉等待着你们,等待你们的将是你们审判的回答!我赐予你们生命,而你们却用它做了些什么呢?我赐予你们财富,而你们却用它做了些什么呢?你们不厌其烦地谈论着主的审判,但却虚情假意、不说实话。你们宣称信仰真主,但却始终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你们欺骗人们.生命和财富都被用来干嘛呢!”

创世主那些为其奉献一生的人说:你们只为能成为我虔诚的仆人和得到我的感激牺牲一切。我对你们是满意的。天国的大门为你们敞开,请你们进吧。虽然你们的朋友不能成为我忠实的仆人,但是他们曾诚心诚意地同情支持过你们。如果在这个审判里有这样的人,请你们给我指出来。

据说,在可怕的审判日,等待人们的就是这些。

 

 

第三十六篇

圣谕中记载着先知穆罕默德的这样一句话:“不知羞耻的人,也就没有信仰。哈萨克也有一句民谚:谁懂得羞耻,谁就拥有信仰。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羞耻是信仰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首先要清楚羞耻是什么?

有一种羞耻,是由人的愚昧无知造成的,它就像孩子不敢在大人面前讲话时的羞怯一样,或者像有的成年人在碰到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显贵时,无缘无故地羞怯一样。其实这样的人既没有违背真主的意志,也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只是由于愚昧无知而畏畏缩缩,放不开手脚,把许多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不该为那些不值得羞耻的事而感到羞耻。

真正的羞耻应是这样:往往是因一些违背信仰、有悖常理或者败坏名声的的事情或行为引起的。它由两种类型。第一种羞耻并不是因为自己和自己的过失,而是因为他人的卑劣行为而感到羞耻和无地自容。究其原因,你是在为这个人感到惋惜。对他的行为感到惊讶和失望,为他的命运感到担心,这一切都令你痛苦。好像在说:为什么他会这样做呢?唉,他以后要怎么办啊?这种羞耻感都是在同情心的驱使下产生的。

另一种羞耻是当你因误解或过度沉迷于某事生的。即使当时没有人知道你这种可耻行为,但是你明白,你的过失损害了你的尊严、玷污了他人的良好声誉。由于受到理智与良心的谴责,你会从心底责罚自己往往感到心绪不宁,无颜见人,惭愧不已这种人常常会因此而寝食不安。羞耻感是人格的一部分,是判断你秉性仁爱还是卑鄙的尺度。这是一种无言的自责,你的心绪将处于一片迷茫中甚至顾不上去擦一把眼泪和鼻涕,痛不欲生。人就像一只被捕获的犬一样,什么也不去看,什么也不去听,有时他们甚至会了断自己的生命。对如此彻底自责的人,即使你再有成见也应当原谅他们。如果有谁在这种时刻还不放过,欲火上浇油,那这个人也是个没有良心的人

但是在当今世上我所见到的人,不仅不知羞耻,甚至对自己的过错毫无愧色。当你告诫他们时,他们甚至会生气、困惑不解地说:已经说过那事挺让我羞愧的了,你还要我怎么样 或者粗鲁地说:好了好了,我很丢脸好不好。换做是你,你不也这样么?还有一些人,什么也无法激怒他们。他们的理论是:要么站着,要么倒下。他们大声说道:没有人会死于这样的过失。做过错事的人们不都还活得好好的,比起他们的罪过我所做的又算得了什么再说我犯错也是有原因的。

这样的人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们是知道羞耻为何物还是不知道呢?如果这就是所谓的羞耻,那么圣经和智者的话语怎么理解呢?他们是不是诚实的人呢?那么他们到底是有信仰的人,还是说他们没有信仰呢?

 

 

第三十七篇

1.一个人的为人,要看他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朝着自己设立的目标前进的,而不是看他是否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2.美好的心愿一旦从人的嘴巴里说出来,就会逊色。

3.不能确定的是,那些愚笨无知的人是否可以领会智慧启迪

4.帮助有学识的人。帮助那些不争气的人,只能使他越发堕落。

5.只孝敬自己父亲的儿子是人民的敌人人民之子才是你的朋友

6.高尚的人所得比所求少也会满足卑贱的人所得比所求多不知足。

7.为私利奔波的人,与只知道觅食的动物无异;万能的主喜欢那些了人的利益而辛苦操劳的人。

8.是谁迫使苏格拉底服毒自杀,把贞德绑在火刑柱上烧死,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把污秽的驼渣泼在先知穆罕默德身上?应当说,是民众。可以说,民众愚昧无知的应该把他们引导到通向真理的道路上。

9.人是自己时代的产儿。如果一个人犯错那么和他同时代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0.如果我有行使法律的权力,我割下那些宣称人的秉性不可改变者的舌头。

11.受人唾弃的孤立者,犹如行尸走肉一般所有的苦难都会降临到他的头上。这个世上不仅仅只有苦难,也还有很多欢乐。可是有谁能够忍受前者之苦,又有谁不为后者沉沦

12.谁没有经历过苦难啊!而只有弱者在遭遇磨难时会丧失信心、感到绝望世上一切没有一成不变的,磨难也不会永远存在难道冰天雪地的寒冬后,绿草如茵、波光粼粼的盛夏还会远吗

13.愤怒时大声发泄出来的人并不可怕,那些愤怒时保持沉默的人更让人害怕

14.成功的喜悦和幸福往往会冲昏人的头脑。众人中只有个人的幸运儿不会因此而失去理智、保持头脑清醒,以防自己在人们面前出丑

15.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个人能力的大小

16.显赫的声誉犹如高不可及的悬崖峭壁,毒蛇凭着耐性能爬上峰巅雄鹰凭着双翅也可飞上顶峰。那些狂妄的人常吹嘘自己如何了不起,而那些喜欢轻信的人往往对他们的谎言信以为真。

17.世界就像无边无际的大海。时代犹如劲风,前浪如兄长,后浪兄弟,风拥后浪推前浪,生命在这一代又一代的交替中繁衍生息、永恒存在。

18.衣食无忧的沙皇,不如聪颖智慧的乞丐;倚老卖老的长者,不如自食其力的少年。

19.狡诈可以把人变成富有的乞丐伪善可以将教徒变成不劳而获的寄生虫

20.虚伪的朋友好像人的影子,阳光普照时,你无法摆脱他当乌云压顶时,你又无法找到他。

21.要信任那些不善交流的人;要和那些交际广泛的人友相处,要小心提防那些漫不经心的人;要真诚帮助那些不幸的人。

22.无可奈何的愤怒,没有门徒的学者不着边际的爱情,一切皆枉然

23.在你不幸时,所有人都祝你幸福安康;但当命运使你扶摇直上时,只有你为你自己祝福

 

第三十八篇

喂,我心灵的支柱孩子们!我写下这篇关于人的品性和生命真谛的文章,以作留念。希望你们认真品读,以充实你们的爱心。追求真理和理解真理源自最高意识。仁爱、智慧和对科学的兴趣人决定了人的意识。以上这些特质首先有助于保持情感的纯净和强健的体魄,这些都是人与生俱来的。而它们的发展则需要依赖诚实的朋友和明智的导师。

但孩子并不会自己去上学、不愿意掌握知识,起初不得不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或诱导手段。如果他们对学习逐步产生兴趣,就会自觉地学习。直到他开始有了主动求知的欲望,才可以被称之为人。现在他们掌握科学,利用科学为人民谋福利;学会分辨是非、去伪存真;认知真主阿拉,理解自己、探索世界。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不是一知半解,就是一无所知。其原因是来自家长的压力,或者是毛拉扼杀了孩子们学习的诚意。这种损害无疑是最大的不幸。这些人不再对学习感兴趣,因为他们对任何事都不是发自内心的追求科学,和导师系,甚至对宗教学说的信仰。把他们培养成健全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真主阿拉是真理之路,而真理、真相不能与暴力、虚伪并存。让朋友的仇人转达对朋友的邀请,朋友会来做客吗?当一个人的内心不再热爱真主阿拉,那么他自然也不会笃信真主。

然而,人活着,依然向往未来,希望子孙后代有出息,而不要变成恶棍,希望他们能成为有学问的人而不是愚昧无知的人。

认知真理和真相的道路是怎样的呢?

人只有以他的才学、知识致力于追求真理与探寻事物最本质的特征,才能获得知识和科学。智慧和信念推动着他们前行,因为只有智慧才可以揭开大自然的奥秘所在,他需要虔诚的信仰,才可以获得阿拉的真理。

科学的概念由来已久。对人们而言,科学不仅仅是超自然的、抽象的,而是现实存在、为人类谋福祉的。它的存在不是为了真主,而是它自己。因此科学[5]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单个学科的重复累加,并且令每个人着迷。人单纯、纯真地对待科学。而这个科学体现了对真主的挚爱情感。因此科学是真主阿拉的一个化身,是真主的特质之一。

如果人是为了财富、赞美和荣誉追求科学,那么他永远也领会不了其精神实质。此外,当一个人追求私利,他也就失去了人格。相反,如果财富、赞美、荣誉是自然而然获得的,劳动所得,不仅不会对人格构成损害,还会带来荣耀。

我要重申一下,我的话是对那些珍惜荣誉、热爱真理、探索真相的人所说的。

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们,应当承认信仰不容置疑的真理性。这是信仰的最高境界,而不是一般的信奉,你应该同所有的穆斯林一样坚信至高无上的真主的唯一。《古兰经》是由真主降示的圣言。先知穆罕默德愿真主赐福与他,并使他永获安宁—是真主的使者。要弄清楚你是为了至高无上的真主去崇拜,还是为能得到自己内心的平静去崇拜?即使你不是为主崇拜,真主也不会感到难过,也不会影响他的伟大。如果你崇拜主仅仅是因为主的伟大,那么你永世将不得安宁。当信仰给你带来利益的时候,你才从自己的信仰中看到了主对你的帮助。

因此,你信奉真主,对他顶礼膜拜。但是真主是多面的,你应当信奉真主的所有美名与完善的德行,真主的美名是对他完善德行的表述。你要了解这一点。然后你要理解和牢记真主的八种德行。如果你自认为是个虔诚的穆斯林,你应当成为一个完全的顺从者,你是真主的仆人。你的意志、想法和行为都应该接近主。不要因为在至高无上的真主面前为自己的行为不能近主而愚蠢地失去信心。因为准确理解主的意志和行为实际上是件不可思议的事。难道一个人可以成为永生、全知、全能、全明、全聪、意欲、能言、创造等。可见,哪怕是对主德性的效仿也已足够。

  真主在创造人类时,虽然没有将八种德行同时赋予一个人,使他变得十全十美,却也赋予了每一个人适合他自己的不同的德行。如果我们不把自身所具有的渺小的近似真主的八种德行,用来追求真主的八种伟大德行,而是走上歪门邪道,我们还能被称之为穆斯林吗?恐怕不能。因此,怎样才能以我们的德性追求和接近真主的八种德行,和他美名表明和隐含的内在意义,这一心愿怎样才能达到?应当弄清楚,至高无上的真主的自然属性就是这样,无须我再赘述,我写这篇文章只为阐明上述八大德行和智慧所需的意欲。我们通过了解他的德行,还不能去认知真主。甚至最睿智的人也不能对真主的所有物质与迹象加以概括。真主不受任何限制和制约,而我们的智慧则有限。难道有限可以测量无限吗?

我们经常说,真主唯一,他无处不在。我们认为,虽然我们从中听不到什么特别之处,但这句话中蕴含着巨大的奥秘。虽然“唯一”这个词无论如何也体现不出至高无上的真主的伟大之处。也许这个词是指我们智慧的有限。顺便说一下,任何事物都以一种固定的形式出现。在世界上任何事物与可能性,都不能超越唯一的真主的支配。

唯一存在于宇宙间,而宇宙则在真主的掌握中。创造万物的、万能的主在圣书中以恒定的八种德行和99个美名作为其化身。这一切都是至高无上的真主的意欲。在圣训中,先知默罕默德没有分别阐明真主阿拉每篇圣训的特点。但每一篇圣训都是经典依据。人们对它们有各自不同的解读。我想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主的某些德行,及其它们和人生命的紧密关系。这可以更加有力地证明:主和人之间是有差别的。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这就意味着,也存在着意欲,它可以把人领向某种特定目标。一生中,人们忙忙碌碌,急功近利,竭力想得到些什么,在追逐的过程中想取得成功。的确,难道先知还能找到希望自己受苦、面临死亡的人吗?因此,人的一生由意欲支配。意欲与人的意欲是有少许相似之处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说说那些敬仰真主的人。如果意欲同科学一样,是真主阿拉的德行之一。换而言之,如果意欲和科学都是同属于一个造物主,如果把八个德行都赐予人们,那么就不得不提那些同时具有两个德行的人,比其他人占有的绝对优势。 难道还不确定,我们禀赋卓越,在任何人身上意欲和科学可以合二为一。如果可以,这是否意味着,人是全能的,也就是说,人的知识是全能的。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有学问的人和智者。但并不是每个有学问的人都会成为智者,但每个智者必定是有学问的。也就是说,智者拥有多领域的渊博知识。因此,正如我们所见,如果主的智慧甚至连最伟大的智者都无法企及,那么可以坚信,真主阿拉是全知的。我们还发现,死去的人也能掌握全能的知识。但是只有真主阿拉才拥有全知的力量,这也是他的伟大之处。对于全知,虽然没有言尽,但它仍然被我们准确地描述出来:真主阿拉是独一的,无处不在。无论是对有学问的人还是无知的人,这句话都是浅显易懂的。

人们接受科学要通过语言。语言通过声音和符号被人们所理解。自此基础上产生了以下几个德性:能言、全聪、全明。

可以相信吗?至高无上的真主有必要表现出能言、全聪、全明?我认为没有必要。赐予人舌头,他可以与周围人交流、看世界;耳朵可以听声音,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等同于能言、全聪、全明。我谈论的不是规模。真主阿拉明察善辩。不用眼去看、不用耳去听便能洞察一切,这便是他全知的德行之一。世界万物都是他创造的,包括人。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真主有自己的语言,但却没有类似于人的说话器官。真主的语言没有文字和声音,但人们却可以听得到。至高无上的真主明察和闻知完全不同于我们。 他仅仅是自己知识的全知。他品行高尚,获取知识,旨在人们可以以他为榜样。这怎能不想起人类智慧的有限性和真主阿拉的无限性?不难判断,上述三个德性也会赋予死去的人以积累智慧。因为智慧可以支配创造。

真主阿拉的第二个主要德行是全能。《古兰经》中记载道,“真主阿拉永生,他是独一的,脱离空间而存在,他创造了一切。”

圣训确定了创造是真主阿拉的八个主要德行之一。赞同这个观点,意味着我们认为创造和至高无上的真主的德行一样久远,永恒,一样令人膜拜,因为真主阿拉从未消失过。如果不能摆脱创造,那么创造就会认为真主阿拉是软弱的,而阿拉的本性和类似的现象是不相符的。

需要依据造物主所创造的世界去评价他。

他创造的世界是那么的有秩序。任何生物和非生物体相互依存,互为因果。我们观察这个世界,欣赏它,并全心全意地接受它。从它所创造的万物中去感知真主阿拉全知的智慧和全能的力量。因此,真主阿拉的这两个德行—全知和全能,应该是平等的。不能认为,它们中的一个是主体,另外一个是客体。否则,如果八个德行相互任意组合,这个世界将会陷入混乱。毫无疑问,创造是构成真主阿拉全能的力量之一。大概,真主阿拉无限伟大的原因是他的知识是绝对正确的、力量是无懈可击的。由此,可以推断出来,全能掌控着创造,而创造受它支配。

我论据的局限性在于,真主阿拉因自己的学识变得全知,因自己的力量变得全能。而他其它的六个德行都从属于这两个德性。

但这并不是我要描述真主阿拉的主要原因。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喂,我心灵的支柱孩子们!”我想描写人们的世界。

你所看到的生活在真主创造的世界里的每一个人,他被赐予了智慧和欲望,以及强健的体魄;当你看见他与命运斗争、他的不安,你是否会想起本性与人相似的真主呢?赐予人八大德行的至高无上的真主会静静地观察,在他创造的国度里,人们按照不同的地方式探寻真理,领悟大自然的馈赠,热情地祈祷,寻找自我救赎的道路。为什么那些无所不知的人因准备好今生和来世所需要的一切而变得与众不同?为什么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现在就看见一大群?

也许,这样说不合适,但我知道,人们只有意志,造物主没有给予他们智慧;我知道,人们借助自己的意志,对科学知识一知半解,如沧海一粟。我还知道,真主阿拉不仅是全能的,全知的,他还是至善的。造物主的至善这一属性虽没有写列入八个德行中去,却从普慈的主、特慈的主、至赦的主、至爱的主、荫庇穆民的主、宽恩的主、普施的主、施益于人的主、可信赖的主、仁厚的主等美名中,便可以了解他的这一伟大德行。

可以说,这个概念对我的说法有利。而我认为,这是传统的论证,而阿拉的至善需要的是逻辑推理。

世界是奇妙的。非动物体感受不到丝毫的痛楚,而有生命的动物则归于有智慧的人来豢养,并在末日审判时不为此而受审问,而人则会因自己的行为受审问。

造物主赐予人如此健美的形体双足直立,头颅在上,以便于放眼世界。也不像其它动物垂首采食,使他具有为其头颅服务的双手。并当双手将食物送到嘴边时,为了明了所饮所食为何物,嗅知、享受饮食的美味,在嘴上边赋予了鼻子。为了审视其清洁,又在鼻子上方赋予了眼睛。为了保护双眼不受异物损害,又赋予了眼睑,在眼睑张合时为了不致磨损,又赋予了眼睫,为了不使额际的汗水浸染眼睛,又赋予了双眉加以阻隔。赋予人漂亮的脸庞。真主阿拉呼吁人们相互协作、共同劳动,并因此赐予一个人智慧、另外一个人口才,第三个人毅力。

难道这一切不正是造物主对人类的厚爱吗?谁给予你厚爱,你当给他奉上爱心,这难道不正是应尽的天职吗?

  你应当以智慧的目光去看:在阳光照射下海水生云,从云中又降下雨水,而借雨水大地上多种谷物和果实生长,赏心悦目的花卉盛开,树木枝繁叶茂,蔗园丰盛,植物竞长,保护了动物,生出百泉汇流成川,奔腾而去,成为动物、飞鸟、家畜饮水之源,鱼类繁衍畅游之所。大地以其孕育的棉花,茶叶,水果等作物;飞禽以其羽绒,肉,蛋;动物以其肉,奶,力气,美观,皮毛;水里的鱼,鱼之鱼籽;甚至蜜蜂所产的蜜,蜂蜡;蚕吐的丝等,一切均为人类所需创造,没有任何一物能够言明这些是它的,一切都属人类取之不尽的给养。

  制造多种精密的机器,开设工厂,是为了让人类享受与利用。

难道没有看到这一切都体现了真主阿拉对人们的厚爱吗?难道人们没有义务去回报这样的爱吗?

至高无上的主不允许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滥捕滥杀动物,使其灭绝,完全不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其它动物生存有的依靠双翅,有的依赖生风的飞蹄;有的攀于绝壁悬崖,有的潜入海底深渊,有的藏进深山密林。而且赋予它们各自以繁衍生息的本能,使其雏幼柔弱,却尽其保护,并非为了使它们强大,以便与人类争雄,而是为了使它们成为生生不息的人类取之不竭的给养。在这些显迹中无不透着真主的仁爱与公正。

因此,至高无上的主是全知,公正和至善的。

  而我们,作为追随真主阿拉的信徒,应该拥有三个类似力量:知识、真诚、同情。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为自己设立掌握科学的目标,不断地思考人的价值,做善事,努力成为真正的穆斯林。

但我们的行为总是公正公平,光明正大吗?不是。我们把这些高尚的品质抛诸脑后。为什么每个人都希望他人能公平地对待你,为你做好事,而你自己却不这么做。这是不是对信仰的嘲弄呢?

  人们偏离了至高无上的主为我们设定的道路。先知的圣训:你当感念真主的赐予。真主的确喜爱公正的人。对此,没有人表现出应有的诚意和正确的认识。

     “你当信道而且行善,真主确是喜爱行善者的。信道而且行善者,是乐园的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古兰经》中此类诗句比比皆是,但人们对此毫不在意。

难道古兰经的圣谕不正确吗?因为阿拉带着爱创造了你和周围的世界,那么你对阿拉的爱也应该是积极主动的。你必须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确有信道而且行善的人,谨守拜功。真主的确不喜爱奸诈的犯罪者。从个诗句看来,类似穆斯林的行为和主的恩赐是对立的,尽管这也被称作善行。这些人没有良心。先知穆罕默德,愿阿拉赐予他智慧,这样写道:没有良心的人,没有信仰里,我再次相信,真正的信仰不是简单祈祷。祈祷和禁食,也许是必要的,但真正的信仰毫无疑问是意识,诚实和同情。

举个小例子。一个喜欢和人相处的人,自然会希望自己的民族和其他的民族能友好相处,已经说过,这个人当是个有意识、诚实的人。难道他没有想过要开始行善事?难道这个人会在真主面前污蔑愿人们幸福的人?而纯洁的意图就是信仰的基础,应当珍惜它。正如苏菲派教徒阿拉亚尔所说:“有一个特殊的真理,它高于百人。因此,对于人而言,信仰高于一切。

我们得出结论,真正的信徒要拥有三个品性:知识、诚实和同情。信仰召唤着他们和真主阿拉结合他追求全知,公正和同情。这三种力量最后归于哪里?在哪里完善人类发展?这是不可估量的、更高的基础,这是真理、智慧和幸福。得到他们了吗?是的。至高无上的真主将这三个品性赋予了每一个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些品性和力量的发展现已经完全取决于人自己了。每个人都应当靠勤奋努力和对科学的忠诚、信仰和生命去完善每个品性,或者尽各自的能力达到虔信。

在具有这三种品性者的行列里,以众先知为先,尔后是各圣徒,然后是各位先哲,最后是坚定的众穆斯林。先知和圣徒们充满对真主阿拉的敬爱,并把这一情感传播给人们。

但是先知和圣徒们抛弃了今世的福祉,仅仅关心后世的生活。他们对财产和最起码的生活资料毫不在意。他们认为,只有这样的道路,才可以指引着人们达到内心的完满。

相反,先哲们往往论及的是今世的福祉。因为他们认为,没有宗教、科学不可能达到生活的和谐。

可以说,先知和先哲们的追求本质上是一致的。虽然各自道路不同。

我认为,这两类人,遵照着自己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第一,如果人人修行是为了成为圣贤,逃离现实世界,狂热地投入到教门中去,世界亦将毁于一旦。这样一来,谁来放牧,谁来织衣,谁来种粮?谁来同异教徒作斗争?谁来寻找真主为世人创造的财富呢?

撇开那些罪行、不符合真主意志的事不提,一些人拒绝接受大自然的馈赠是不合理和不体面的,因为至高无上的真主为其能过得幸福而特意为他们创造了财富。也许,这样的行为,也应该受到生活的惩罚。

第二,先知的门徒们冒着一生穷困潦倒的危险,完全逃离了今世。他们受尽异教徒的凌辱(但最后一定会取得胜利),他们中没有忍耐心的人还会出现迷误,从而成为异教徒顺从的奴隶,而那些有忍耐的人会被异教徒残忍地杀害。心灵的完满在哪里呢?

也许,这是一条给半心半意者指明的路,现实世界中是否真的存在这种半心半意的人呢?如果确实如此,自然人人都该是这样。那么他们每当念及真主是否还有真情?有无公道可言?如果是这样,说明在这一方压根没有生活。生活本身就是真理。哪里没有生活,哪里便没有虔信可言。

  不过,不是所有圣贤们都抛弃了今世的福祉。在先知穆罕默德以天园相许的十位圣门弟子中,奥斯曼、阿卜杜·拉赫曼··奥夫、赛尔德··艾比·瓦戛斯等三位都十分富有。他们生怕被现世的享乐所迷惑而不能实现心愿,其实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或这是想以此对那些迷恋今世的人们产生影响,克制自己的义愤,而以牺牲自己的方式去唤醒民众。认为当他与自己的生命苦斗时,众人总该与欲望苦斗,从而漠视嗜好、渴念与欲望,追求公正、良知、爱心。这是对人们强烈爱心的体现。然而这是却一条极为艰难、极为脆弱的途径,只有那些不惧徒劳执意追求的人才会成功。如今已经十分罕见。这需要渊博的学识、文静的性情、坚强的毅力、强烈的爱心。这些对人民\对天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将这些集于一身恐怕难上加难,也许从恶更容易些。

那些总是标榜自己热爱真主的人是不道德的,容易走上邪路,从而获得信仰的真理。

第一,不要将人的敬仰比作动物的忠诚。

第二,即使你已经成为智者或者先哲,也不意味着你就真正了解真主阿拉。

我认为,博学多才和真知之间的差别如同科学本身与其外在表现特征之间的一样。智者往往能言善辩,而那些思想敏锐的人就是先哲。

如果人们努力探知世界的本质,你会发现,至高无上的真主从来不曾无缘无故地创造任何一物。人们从对世界的认知转而去了解真主阿拉的本质。也许,这是出于对真主的挚爱,也许是人们想弄明白真主以爱心与怜悯创造了他们。

不能参悟这一点,也是一种罪过。人们应当坚定自己对真主的爱。

      只有那些凭借自己的能力、思想、经验达到最高精神境界,将爱和真理集于一身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先哲。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世界将会变的混乱。通往真理和虚假的道路上,确定这一现象的因果联系,在为全人类幸福的痛苦找寻出路,先哲忘记的不仅是玩乐,也有安逸舒适的生活。最伟大的人类创造就是赐予他们智慧。他们的行为是今世的,但创造他们的地方却是以来世为基础的。如果说神学和神秘科学产生盲目信仰,那么先哲的智慧播撒真正的、有意识的信仰。

但是,并非所有的先哲都是穆斯林。他们中的大多数,虽然了解大自然和人的秉性,但却没有获得信仰的真理。另外一些人不承认,还有一些人怀疑人八种主要德行的神圣来源。然而,他们中思维最敏锐的人已发现了电及其使用方法,学会了如何利用闪电、远距离保持联系。他们用自己智慧征服了水和火,利用它们为人们工作。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会用智慧为人们造福。因此我们感激他们。

    伟大 的先知穆罕默德,愿真主保佑他,在圣训中写道:高尚的人是给人类造福的人。在我看来,先哲就应是这样的人。现在人们也把学者称为先哲。但应该把他们和先哲区别开来。

   当今时代的毛拉们仇视先哲,实属无知,甚至是一种道德的堕落,是人内心丑恶的表现。他们的学生大多刚接触阿拉伯语、波斯语,对此一知半解便感到很满足,开始装腔作势。休说对民众带来益处,反而造成各种危害,竭力用各种空话和自我标榜迷惑乡里四邻。他们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呢?不,已经是对人们不怀好意的人。

毛拉们,如果想为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应该听从真理的声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清楚,遵循真实—可耻。它不仅是一种耻辱行为,而且是一种犯罪。因为真实仍然被视为真理,但真理却是真主。反对学者之前应去了解,他们真正反对的是什么?

自私自利,与一切自私的行为,在这世上断送了不止一个人的性命。很少人因此会成为毛拉,我们必须努力做人。

伟大的穆罕默德,愿真主赐福予他,并使他永获安宁,曾经说:当世界末日降临时,一日等于一年。伊斯兰教的穆里德派信徒们想了想问到:在这有如一年漫长的一天里,该做几次礼拜才是。他回答说:“到了那时的学者自会对此有说法的。“

由此看来,先知并不认为礼拜仪式是一成不变的,承认它们是可以更新完善的。毛拉们知不知道这点呢?但是,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宗教学校还像古时候那样教学。在那儿所获得的知识不符合时代的需要,也不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由于毛拉们的一生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争论、琐碎的闲话、相互陷害上。例如,当时土耳其很早就开设了各类学校,青年们在那里学习不同的学科。还建立了许多军事学校和其它专门学校。

  暂且不要理会那些毛拉们,尤其要提防那些比毛拉权利更大的依禅们(伊斯兰教苏派分支依禅派的首领及导师的称谓,他们指导整个县甚至全省毛拉们的工作。无一例外,所有的依禅都是从宗教学校毕业的,他们的哲学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他们带给人们的危害要远胜于无知的毛拉。依禅们认为自己是信仰真正的传道人,很容易发现,虽然他们脱离时代,但自认为自己是人们精神的导师;虽然他们很清楚,这不是他们的命运。这些虚伪的骗子们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处境岌岌可危,但也绝不会与念珠和(穆斯林男子裹头的)头巾分离。你会经常看见他们被那些无知的、盲信真主的人包围着。

我们相信,信仰是无限的,没有人可以完全了解他。那些果断,自觉地走上这条路的人,可以称之为一个真正的穆斯林。他一定会尽心帮助周围的人,或谏言谏策,或给以你财富。如果他一生行善,那我们希望他能成为最接近真主阿拉的人,成为真主慈悯的人。行善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

  有些人的全部时间和心思都用在了如何穿戴和修饰自己的仪表举止上。他们把这些看得很重。这一切无非是为了显示自己,招摇过市,以便博得那些肤浅者的青睐与喝采。有人对此起而效仿,有人为此妒火中烧。这一切究竟带来了什么好处?如此费神是为了让那些倾慕你外表的民众仿效你的行为人的天赋并不在于外表,而是在于受真主审视的品格和毫无粉饰的心灵。那些亵渎真主的人,同那些效仿他的人一样,难道会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如果他们聪明的话,会去寻求人们的帮助,成为一个好人。

能总是谴责追求财富的人吗?不能。生活就是为了磨练人的心智、净化人的心灵。足够的财富就是为其自我发展创造条件。贫困往往使人变成动物,他们所有的努力都为了填饱肚子,不被饿死。由于不能够认识生命的意义,他是无知的,而这也与人的使命相违背。古兰经谴责无知,认为这是对人的嘲弄。人应该把追求财富作为一种手段。首先,财富可以给他提供无限支持。其次,不允许自己为此而有求于人。同时也意味着,财富可以保障人们的自由,为自己的精神发展创造一定的物质保障。

科学不是用来换取财富的。相反,财富应该为科学的发展服务。

知识和手艺就是真正的财富。

获取知识或任何技能的过程——最大的财富。但为了让知识和技能带来好处,他们应当相信信仰,因为信仰要求人们善良。

依据美的法则,至高无上的真主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愿他们可以追求完美、繁衍生息。完美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友谊。在交往的过程中,人有交朋友的义务。但是只有当人们友好坦诚地相处的时候,才可行使这个义务。如果你的友谊是互惠互利的,如果你的友谊建立在关爱和尊重基础上的,你们相互想着对方,那么这个友谊才可以被看作是真正的友谊。如果这个友谊可以把更多的人联系在一起,那就更好了。

无私、纯洁的友谊,不包括任何的敌对、自私、自视清高、刻薄的言辞,或者与众不同。

 有两种方式可以与众不同,吸引人们的目光。

第一种,绝不向恶势力和不公正低头,竭力与之作斗争。这种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的坚毅会赢得人们的尊重。

第二种,拿起邪恶作为自己的武器。这种人无论强弱,他们都会欺辱人们。这种人心灵黑暗,对人们充满敌意。自私自利是这种人的品性。他们不会有真正的友谊。自私自利使人变得妒忌。他的妒忌会刺伤到和他一样的人,所以人失去平和,成仇人

有三样东西,可以贬损一个人。这就是无知,懒惰和残暴。无知—缺乏知识,但没有知识得不到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不渴求知识,和动物没什么两样。

懒惰—人类的敌人。它带来了顺从,惰性,无耻和贫困。残暴是不人道的。那些总是唆使人们向恶的人,失去了自己的人性,形同禽兽。

为了在生活中精力充沛、公平正义,人们要有意识地努力战胜这三种人性的缺点,成为有学问的人。经常以真主阿拉显灵的化身为榜样,希望自己的双手和思想都具有神奇的力量。相信,真主的每一个化身都会为人们带来福祉。不要做真主阿拉的奴隶,也就是说不要成为人们的仆人。

的确,至高无上的真主不会平白无故地创造出万物。他所创造的一切都符合逻辑,他合理地将自己的美好意愿和他的创造之物结合起来。例如,科学被拟人化为人的成长和发展,人类的进步之路,人们认知真主阿拉、探索世界、了解自我之路。

首先,义务被理解为最高道德范畴,行善的义务。

人们常说的“行为”。你一定会认为,人应该合法、合理、合乎良心的去做事。

人们常说的“追求”。你会相信,是要追求真善美、追求崇高。

先知穆罕默德——愿真主赐福予他,并使他永获安宁——在圣训中写道:人没有追求,就没有美好的事业。这是否意味着,为了了解真主阿拉就必须要严格按照毛拉所要求的那样进行所有礼拜仪式?要知道,正如我们所阐述的,先知自己也不认为礼拜仪式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是否会误入歧途呢?

好吧,你已净身、礼拜、斋戒。以后你若想要弃教还俗和追求肉体的快活,但这一切还能给你带来内心的平静? 外表冷静,甚至临危不乱,但是你的内心是否可以这样的平静呢?

你接受洗礼时,你是真诚的,虔诚地信奉真主的真理。净身、礼拜、斋戒只是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但如果你不流露出对真主阿拉无限的敬仰,那么这些  仪式也不会成为人虚伪的最完美体现?

也许,先哲们是对的。他们确信,信仰独一无二,它不能被分为有意识的和盲从的。根据他们的观点,仪式是信仰的“脸”,可以修饰它,但仅仅因为需要。

我相信,很少有人会对仪式的真正使命感兴趣。以前,仪式是为了保持信仰的纯洁性而服务的。今天它们还有这样的义务吗?也许,人们还按照毛拉的要求,像个信徒一样祈祷,是愚蠢的。但是,祈祷的本质是什么呢?

信徒首先将污秽之物排出体外,然后行礼拜。坐在祈祷毡毯上,用手蘸水点在短袜和软靴尖,以示众人,他是干净的,完成洗礼。然后像洗脸一样双手轻摸脸庞和脖颈。需要指出的是,手的所有动作必须自上而下进行,好像沐浴时水从身上流下。现在,所要做的礼拜是为和真主进行交流做准备。

   用手指轻触双耳,这是一种象征,其意思是:他在真主的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不要用手指向真主,因为他无时无处不在。祷告乃是向真主祈求免于使你坠入罪恶深渊,摆脱人世的诱惑,给予你佑助。 然后恭敬地两手交叉在胸,就像仆人立于主人面前,表明对真主阿拉的威严和对自己的渺小心悦诚服。面朝伟大信仰诞生地——麦加的方向祷告,希望真主阿拉可以听到自己祷告。

  然后开始诵经,从法谛海章(《古兰经》的首章)诵起。法谛海章的含意深奥,这里不作赘述。我仅介绍仪式的外在形式。

祷告继续。双手贴膝,鞠一躬。表明真主犹在面前之意。然后双膝跪下、额头着地,再鞠一躬,起身直立。叩首表明首先人是真主由泥土造化的,最终将回到泥土中去、继续在彼岸世界生活。直身表明人将在复生日复生,并将接受末日审判之意。

祷告接近尾声。最后的跪坐也是一种问候,还是表达自己对真主阿拉的感激之情,也是一种祈求,愿真主赐福于那些来到人间的先知们。

祷告结束。神圣的祷告将以人们的忏悔,表达对主的挚爱、感激,为所有穆斯林祈求平安而结束。

人们就是这样表达他的信仰。但这些外在形式给信仰本身和人们都带来了什么?谁来为我解释一下?

 

 

第三十九篇

当然,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相比,我们的父辈们所掌握的知识并不多。他们无论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还是文化修养都不如我们。但是我们的祖辈们有两个优秀品质,他们却是我们现在无法炫耀的。这两个品质就是崇尚团结和珍惜荣誉。

我们得到了很多东西,也变得越来越有文化和修养。生活不可遏止地向前发展着。但是如果这两个令人高尚的品质没有遗留下来,我们也将不能站在先进民族的行列里了。除此之外,我们所取得的所有成就和探索都对我们的民族毫无益处,而是带来了许多弊端。

古时候,人民尊敬那些品德高尚的人。他们中最睿智和最诚实的人往往拥有特殊的权利,他们被称为“人民的头领”和“公社的领袖”。这些推选出来的人解决纠纷,管理国家生活,而百姓们则无条件地服从他们的意志。人们各过个的日子,处理着自己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常言道,去拿根棍子当羊拐,哪个顺手,就拿哪个但补充到:要是人人都(大法官),辽阔的土地也容不下;如果人民和首领同心齐力面临火海也不畏惧

的确,人民是自己首领的坚强后盾,赋予他管理权,在一切事情上给予他帮助和支持。同时,当首领尊敬人民如同尊敬真主一般,他自己也变得更加完美。他们没有发现自己所敬仰的人的缺点,而是把那些都视为领袖的远见卓识。还有什么疑惑的。当把人民财富视为自己的财富,将人民视为自己的手足,这些首领们怎么不关心国家的幸福生活和地位的提升呢?

在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谚语:“不懂得珍惜自己荣誉的人,得不到他人的尊敬”。人们还相互警告对方:过于计较得失,终会因小失大

还有谚语云:“六个好惹是生非的人会错失他已得到东西,四个友善的人甚至会得到上天掩藏的宝物”;“探寻正道的人会找到宝藏,热衷纠纷的人将招来祸端骨肉之间若反目,断了骨头连着筋

在村子里只要以祖先的名义号召,人们会停止内讧忘记所有的恩怨,聚拢在一起,奋起保护受欺负的人们,捍卫自己的家园

可是现今这两个优秀品质在哪里呢?应当说是从你的骨气、尊严毅力中来。然而失去了这些优良品质,也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一切。

现在人与人之间没有真诚的友谊,有的只是虚情假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敌对,有的只是妒忌勾心斗角而已

 

第四十篇

谁能解答我的疑问呢?

为什么我们哈萨克人只对死去的人歌功颂德、大肆夸奖,活着的人却只有流言蜚语、恶意中伤呢

为什么精力衰退的老人可以与年轻人和睦相处,而尽管每天都有自己的亲人相继离去,同辈人日渐减少,他们彼此之间却仍不能和谐相处

为什么一些人远走他乡时,我们会如亲人一般柔肠寸断地思念他们;但一旦他重归故里,没过多久我们就会把他们视为仇敌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什么当我们见到一些体面的乡人,便要对他赞不绝口,甚至把他们夸得天花乱坠;但为什么我们对这些陌生人更为出色的同胞们,却视而不见?

为什么一些人在遥远的异乡,会恬不知耻地夸夸其谈,吹嘘自己的家乡任何之好,然而回到家乡后却说大话,但这次却是在大肆夸耀异乡好?

为什么当自己的孩子还小时,哈萨克人处处宠爱着他们;但一旦他们长大成人,反倒疏远他们,对他们漠不关心。

为什么亲友之间遇到红白喜事,需要人手帮忙时找不到一个人;如果相约结伙打劫、行窃,便会随叫随到

如何去理解那些当你的马第一个到达终点时毫不在意的亲友们,但当你避他们分奖品时,他们会很生气

前的人至死都铭记着曾给予过他帮助的恩人的恩情。当他们想起时,会无限感激地说:“事情是这样的,当我的马耗尽气力时,是主带给他幸福,帮助我安居乐业。” 为什么今天的人,即使刚接受你的帮助转身忘得一干二净呢

怎样解释那些家道败落的巴依的子孙们,他们不知羞耻地去偷去抢,但若让他们为其他的巴依干活,他们为自己行为感到可耻

两个人在一个村子不能和睦相处,而两个卑鄙小人却交往紧密,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你可以让你所谓的朋友做到你的马背上,可见对他十分慷慨,但你这个所谓的朋友却会为了得到你的敌人给他蝇头小利,便立刻背叛你?

为什么有时人们不愿与智者交谈,而至死都渴望听从仇人的话呢?

为什么人并不希望自己的朋友过得幸福又为什么朋友出人头地,第一个与朋友反目为仇便是他

有些人无法为自己找到一位可以指点迷津的人。但是为什么他们却要极力回避那些对他们知根知底的人

一些人去做客时,表现出似乎要把自己的畜群一起带到主人家似的;但是为什么当别人来他家做客时,他们反倒要把自家的畜群到离家远远的地方去?

为什么人们渴望安宁,一旦过上安宁的日子,他们很快就会对此感到厌烦。

为什么那些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甚至在治理民众的时候,依然很贫穷

为什么比妻子年轻貌美的小老婆总是占上风

为什么不道德的人总是胆大妄为?

为什么愚昧顽固的人的行为会违背理智?

往往落得个恶名,而从不安分,好惹事端的人却备受赞赏?

为什么哈萨克人从不愿意相信真话,不肯留意、甚至没有工夫去听;反而热衷于流言蜚语,即使耽误了正事也在所不惜,也要听完听尽方肯作罢?

 

 

第四十一篇

真正关心未来的哈萨克人和给予建议并帮其实现愿望的人,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

第一个条件是这个人的手中一定要握有管理人民的生杀大权。只有那时他才强行要求那些做父母的人把他们的子女送进学校去学习孩子们应当被分配到不同的宗教学校,因为学科分很多种,孩子们必须掌握所以的这些不同学科也应该把女孩子也送进学校学习,如果学不到其他知识,但至少要让她们学习宗教知识应当让人民来支付孩子们的学习费用。当这些年轻人汲取了丰富的知识、成长起来,他们父辈由于年迈应经不能在草原上发号施令或许那时,哈萨克人才能改变自己不佳的处境

第二个条件是这个人手中应当有无穷的财富。只有那时他才能支付那些为人父母的哈萨克一笔钱,把孩子们赎来,送他们去上学

但是现在不存在这样的权利,即强大到足以让人民臣服的权利。在草原上找不到金钱多的可收买数千人的有钱人。

言语不能征服哈萨克人。威胁恐吓吓不倒他们,指责谩骂也无法令他们感到羞耻。从父辈那继承到的愚昧无知,随着母亲的乳汁进入到他的血液和身体里,并扼杀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没有比愚蠢的傻笑、流言蜚语、惹是生非、相互倾轧更有趣的事情了。向哈萨克人证明这些都是徒劳的,的忠告他们会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完全没有听进去。,他却没有那个耐心听完,只会环顾左右,心不在焉。那么,究竟我们是谁呢?到底是人民还是不守规矩、不服管教的民众呢?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第四十二篇

哈萨克人之所以愚昧无知、恶习不改的根源于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如果他们能种种地、经经商,那么他们也不会有太多的闲暇去惹是生非。但是哈萨克人不会务农或经商。

无所事事把他们变成了游手好闲、好到处闲晃的懒汉。如向别人借到小马驹后,他仍四处游荡,从一个村子窜到另外一个村,混吃混喝、搬弄是非、唆使他人、挑拨离间,与自己臭味相投的人一起策划阴谋诡计。诚实的劳动者认为他们过过着狗一般的生活。无论工作多么繁重,他们也不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四处闲逛。

饲养牲畜的富人们觉得他们的生活很是枯燥乏味。他们把畜群分给牧民去牧放,或者交代自己年幼的孩子去看管,抛家舍业。他们可以容忍盗贼们偷走他的牲畜,或者牲畜被冻死或被野兽咬死,但他们不能忍受未参与到谋划诡计、搬弄是非和谈论八卦、嚼人舌根、争吵等事件中去他们一定会走街串巷对所有的纠纷和争吵指手画脚,然后躺在别人的节日宴席上,说三道四,消遣人们的不幸。

人们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这些受其影响也很快沾染上了这些不良习气。

在草原上,现在已经不再尊敬那些熟谙经营之道,善于养牧、饲养牲畜的人,但是却敬仰那些善于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不务正业的人。许多哈萨克人扔下自己大大小小的家业不管,现在整日在草原上闲晃。他们搬弄是非、寻性滋事、在他人的宴席上白吃白喝。他们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直到自己交给亲人或邻居照看的家业日渐衰败,家人在忍冻挨饿。

现在,人们不再以有为荣,而是以坑蒙拐骗为荣;不再以智慧和声望为荣,却诬告陷害对人为荣甚至一个只有一匹马、从未拿过马鞭的穷光蛋,只要知道这两个“本领”,也敢敲诈勒索富人的良驹,享用美味佳肴,被奉为座上客。

这种人,像了解自己的五个手指头一样,了解富人的心理,知道他们喜欢听奉承话。首先他们要对富人们提出一些良好的建议,以赢得富人的好感,然后完全控制他们。这个所谓“谋士” 奉承道:只要您吩咐,只要是为了您我不惜自己的生命,甘愿为您赴汤蹈火 你会看到,他可以自由支配自己主子的财富了,好像自己的一样。于是他也成为受人尊敬的人。不幸的富人却未发现,从现在起他将永远没有自主和安宁。他也没有看得到,他的财富白白浪费。每当有人想投靠他门下时,他都会征求那个骗子谋士的意见。骗子生怕主子身边的谋士多了,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往往会出一些坏招。他贴到主子的耳边说:我的主子啊,难道您连这一点都不明白?这就是个大阴谋家。您只要对他如此这般一说,就可以了! 其结果是,富人听信了“谋士”的忠告,对善良的人说了不好听的话。善良的人对与富人的谈话不满意,离开了富人。而只有那个“谋士”深知其中的原因。他得意地说:“瞧,他是什么样的人啊?好在您听了我的劝告。他就是个骗子!难道好人会这样做吗?” 富人失去了自己的意志,从此不离开“谋士”半步,会对他百依百顺。他并不在相信人们,人们也不再相信他。

现在草原居民的心思就是这些,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

 

第四十三篇

大自然赐予人身体和生命。人的特性有不同的来源。一些所谓的无意识的特性,往往是与生俱来的;而另外一些则是通过后天努力得到的。吃喝的需求天生的,睡眠也是一样探索世界、认知世界的愿望同样也是无意识的。只有智慧和知识是人劳动的产物

人在认知世界的时候,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聆听,用手去触摸,用鼻子去闻气味,用舌头去品尝味道,才能感知外部世界获得信息所有的这些感知,无论好坏,都以一定的形象会保留在人的记忆中。掌握上述五种感官,他们会以特定的比例关系储存在大脑里,形成某种形象体系。某一现象或事物的形象的在记忆中牢固性直接取决于这一事物或现象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否深刻。对美好事物留下的印象往往会唤起人们许多已有的形象,其中一些变得清晰起来,而有的则很模糊。因此,我们不是仅仅停留在最初了解的事物形象上,而是不断地去认知世界的各种变化形式。人的精神因这些所得和感受而变得强壮起来。不难理解,这种精神的力量起初是很脆弱的,它在这个阶段主要取决于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说,记忆所承受的负担越大,那么人的精神和意志力就会越强大。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往往善于分析,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们通常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而那些对所见所闻熟视无睹的人,不仅不去获取新知,也不懂得抛弃旧知。他的精神世界是孱弱的。我认为,了解这一点的人可以被称为智者。

但是有另外一些人,他们无可奈何地说:“既然上帝没有赋予我智慧。我能做些什么呢?真主把我们创造的各不一样,你聪明,而我笨......”这些人在污蔑真主,企图掩盖自己的无知和懒惰。难道真主曾对他们中的某人说过,“对你的所见所闻,不要观察,不要倾听,不用思考、不必记在心里?”

难道是真主让他整日吃喝玩乐、酣睡不醒、吹嘘炫耀?不,这种失去精神价值,像个动物一样过活的人这并是真主的错。

总之,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思想怪异的人。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认同,智慧来自于劳动过程,而欲望却是人的一种本能。无可争论,因为可以发现每个小孩子都欲望。但是这些人随后会宣称:“有欲望的人可以成为智者,没有欲念的人则一无所获。真是一派胡言。我们曾经说过,人生命的最初阶段,人的精神力量是不明显的,如果不有意去培养发展自己的求知欲,甚至会很轻易地失去你已获取的知识。人的技能和本领需要不断地实践和练习。惰性会导致手艺日渐生疏,最后掉自己的本领。人们甚至没有发现,他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要知道,技能或知识从不会提醒你说,“我要走了。”人们仅仅需要记住,他通过什么的劳动长大成人、认知世界。一旦失去本领和技能,很难想象再次掌握它们是多么的困难,因为缺乏足够的精神力量。

关于精神的力量或者有关生命本能的力量的内容太过繁杂,可以讲述的内容很多。因为讨论它们仅仅是独立科学的开端。任何科学都是无止境的。

但是我觉得人性有三种特质。

第一种是:敏捷的理解力无论你看到什么或听到什么,什么的事物,你不仅会迅速查明新事物的本质,还可以判断出,将来它会给你带来些什么也就说,要同时确定两种可能的极端情况:哪些经对你有利,哪些会对你有害。大脑需要进行类似这样的思考,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新事物的价值所在,有利于细致而长期的学习和研究。人要学会及时思考现有情况,及时作出决策,并付诸实践。简而言之,他应当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反之,他会一生追悔莫及。

第二种: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因被吸引从而去探究同类事物本质的特质。这种特质你能将新事物和已经了解的知识进行对比。他们是否完全相同?还是只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想弄清楚新旧事物是否有联系愿望迫使他虚心向他们请教不明白的地方,或从书本中找寻答案,反复琢磨研究。

第三种是:内心的敏感性或感受力要保护内心不受虚荣,贪婪,轻浮,疏忽不良习气的侵蚀。当人的内心如同一面明镜可以反映出任何形象时,它可以洞察到所有人的内心世界,并长久地把它保存下来。如果心灵的明镜被玷污了,那么它所投射出的世界将是扭曲的、不真实的、模糊的。对于人来说,这种与新事物相似性又有什么意义呢?他是虚假的呈现,无助于产生正确的认识。

人们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财富给人生带来幸福,但它也有许多害处。人们必须要了解这一点,否则它不会保留他的本来面目。

人们精神力量和毅力去汲取智慧科学。但是科学也有自己的优缺点。人们也应该了解他们,那样他们才会更清楚,如何去发展科学,如何利用他的优势为人们谋福利。

但是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都是有限度的。了解这个度是最重要的。那些狂热地投入事业的人会失去理智。凡事超过了限度,都是有害的。吃喝穿戴,嬉玩乐,拥抱接吻,升官发财,聪明伶俐,这一切有各自的限度

古圣先贤说:“你总是在寻找乐趣,总有一天会饱尝它带来的痛苦。” 因此它不是个迷,敏捷的理解力和对比事物的能力,这两种力量,合二为一,提供人们所需要的一切。他们中隐藏着利与弊。争名夺利、吹嘘炫耀、作恶多端、谎话连篇等所有恶习都源自于他们。

分清好坏,明辨是非,人才能抵制有害的影响。但是单凭理智尚不足以自制。只有理智与决心融为一体,才能具有自制力。如果谁能同时具备这两种品质就可以便熟练掌控理解的敏捷度,对比同类事物的能力。

如果两种力量都有缺陷,或你具备其中之一你会无法控制这两个生命特质。你就像脱缰的野马,会撞向山崖、怪石,还是坠入河流、沟壑。真主了解其中的原因。除了等待苦难,你无路可走。无能为力,任凭长袍随风飞舞,两眼空望长空,无奈的屈辱将会困扰着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第四十四篇

最可悲的人是那些毫无追求的人。但是人的追求多种种样,有追求的人也各有不同。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己所预期的目标。必须指出的是,人的这一特质本身就可以培养人坚毅品格和增长才智。

不管一个人有无追求,当得到某人的称赞时,他都会感到欣喜。他的心也会因此和夸赞他的这个人贴的更近,他甚至不会考虑,他的所作所为是否配得上这样的称赞。

人通常会和自己亲近的人交流思想,往往会期待得到他们对行为的赞赏和支持,对自己的成绩的认可。然而对于其他圈子人给予的赞赏和评价他们并不是很在意人都是喜欢追求荣誉和赞美,这真令人费解。

大多数人追求幸福平安,这倒可以理解。

但可惜的是你会看到许多人热衷于逐权夺利,或者聚敛财富。据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择手段。贪婪和狡诈使他们得以迅速积累财富,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人民没有资格指责富人。难怪人们会说:“谁有钱,谁就有权”,或者说:“富人的脸红光满面,而穷人的脸暗淡无光”?人们也是这样认为,只有财富才能给人带来荣誉和赞美。如果你能亲眼看看草原人们的世界,就会相信,他们的想法是对的。但是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愚蠢的和错误的。

人们渴望财富和赞美、想被人称为勇士、学者、机灵鬼,滑头、圣人哈吉、毛拉这都无可厚非。同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大家最不可或缺的人。

在摸清了哈萨克人的秉性,判断所列举的哪个“美德”最有价值并能让他们从中获利的情况下,他们才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样选择的目的昭然若揭,人们不需要去从书本中寻找他们的意图。

喜欢读书的人知道,首先应当关注心灵的纯净,然后才可以全身心地为笃信真主阿拉和为人民服务。

难道现在的哈萨克人还在意自己心灵的纯净吗?相反,为了到达某种巨大利益,他们认为,应该竭力成为一个不知羞耻、冷漠、卑劣的人。

难道现在还没有发现,哈萨克人都在学什么,他们所追求的又是什么?

第四十五篇

造物主存在有说服力的明证在于千百年来尽管操着同语言人们,却不约而同地谈论着一个主题:无论有多少种宗教,但只存在一个伟大的、绝对正确的造物主,他们也一致认为公正与爱属于造物主。

世界不是人创造的。他们只是知这个由造物主创造的世界人们追求高层次的公正爱。那个虔诚信仰和了解造物主的伟大之处的人必定会成为智者。

也就是真诚地信奉是强迫自己去相信

的本性是爱公正与真诚离开了这些最基本的特质,人活着也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了。在人的一生中,时时处处凡事都离不了他们,他们也预先决定了人们的命运。造物主就是这样创造了我们的世界。

即使牡马占有母马,也有爱情的驱使。

学者和思想家是人类的骄傲。谁更睿智情感更丰富,谁便是学者、思想家。我们没法臆造科学。因为,科学是我们感知、观察、思考周围感官世界的结果。

阿拜在此说的哈萨克人口数量,指的是当时草原地区的居民人口,包括现在哈萨克北部地区塞米巴拉金斯克和巴甫洛达尔斯科耶境内,以及鄂木斯克地区。(译者注)

 指皇家军官。(译者注)

 种驼。

 对长者的尊称。

阿拉所指的科学是各个时期各个学科的总和——十九世纪前东方社会思潮的概念。(译者注)